9月4日,安徽宿州的盲人江先生的导盲犬多斯特在自家店铺附近被拐走。
江先生对媒体表示,多斯特今年3岁,是从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申请领养而来的,丢失时并非工作状态,一名陌生男子向它招了一下手就把它带上电动车离开了。
事发后,江先生报了警,随后有律师表示,导盲犬价值20万元人民币,涉案金额属特别重大,盗窃导盲犬的犯罪分子恐将面临15年以上有期徒刑。
不知是迫于舆论压力还是警方调查,在多斯特被拐走2天后,一名男子主动将狗送至派出所,民警最终将多斯特送回江先生的家中。
导盲犬失而复得,看似完美的大团圆结局却没有平息舆论的风波。
一条导盲犬要20万?这是不是一场精心谋划的骗局?
20万,或许还不够
“多斯特找到了,真好,感谢警方和社会各界的关心。”说这话的是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负责人、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王靖宇。
“由于具体丢失的场景和情况并不清楚,所以无法客观判断多斯特走失的原因,但可以保证的是,通过我们训练最终交付给盲人朋友使用的导盲犬,在工作状态中绝对不可能被他人带走。”王靖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王靖宇坦言,从基地于2006年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关于导盲犬的争议就一直存在,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驯养成本,很多人不相信训练一条导盲犬要花费20万人民币。
王靖宇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称,训练一条合格的导盲犬,训练成本包括训犬成本、物资捐赠和科研经费三部分。
以2021年为例,基地在训犬 105 条,毕业犬40 条,基地总培训成本开支为684万元人民币。最终毕业的40条犬中有35条通过与盲人的配对训练完成领养上岗工作,均摊下来,单只导盲犬的培训成本达到了19.6万元人民币。
“训练成本中较大的是人员工资、狗粮及辅食、犬只医疗和药品。”王靖宇表示,如果再算上科研经费等项目,训练一条合格的导盲犬,20万元或许还不够。
“20万元的成本是实打实的,但是要说我们骗人、骗钱,这就站不住脚了。因为所有交付给盲人朋友的合格导盲犬我们都分文不取,全白送了。”
盲人可以通过申请、排队、训练等程序,最终免费领取持证上岗的导盲犬,但是由于导盲犬培训的淘汰率很高,如今申请领养导盲犬的盲人至少需要排队三年才能获得导盲犬。
从2006年成立至今的16年间,基地共计成功培训出288条导盲犬,曾经训练中的淘汰率高达70%-80%。通过多年的研究和经验积累,如今导盲犬的淘汰率仍在50%左右。
导盲犬的培训非常严格,除了要学习超过30个口令之外,还需要对障碍路面产生条件反射完成避障,无法完成训练的犬将被淘汰。
此外,“有攻击倾向”“性格过于紧张”“焦虑感强”“害怕汽车”“害怕其他动物”“管不住嘴随意进食”……都会成为导盲犬被淘汰的理由。
由于导盲犬的特殊性,它们既不属于护卫犬,也不属于宠物犬,必须选择温和亲人、没有攻击性的犬种,受训导盲犬甚至要做到连续三代没有攻击人类的记录。
“通过我们的研究,金毛巡回猎犬、拉布拉多猎犬、巨型贵宾犬、拳师犬等犬种较为适合作为导盲犬使用,由于基地选种严格,所以近年来多使用金毛巡回猎犬和拉布拉多猎犬两个犬种,都是选用基地自己的种犬繁育的后代。”王靖宇说。
成材率低,训练成本高背后的核心原因在王靖宇看来是“容错率为零”,如果把导盲犬当做一个产品来评判的话,这个产品不能出错,因为当导盲犬带着盲人上路的时候,一个错误或许就会导致一个生命的终止,和多个家庭的悲剧。
王靖宇和导盲犬 图/受访者提供
中国盲人协会2019年5月曾发布一份数据,数据显示全国各地正在使用上岗的导盲犬只有不足200条,而中国的视障人士总数超过了1700万人。
有人曾经向王靖宇建议过,打开市场,给导盲犬明码标价投放市场,既可以弥补高额的训练费用,还能有不错的利润,但王靖宇拒绝了。
“很多盲人虽然有视觉障碍,却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体面且有尊严的生活,但很大一部分盲人朋友,他们的生活拮据,甚至举步维艰,我卖狗很容易,市场上必然是供不应求的,但是对于普通的盲人朋友来说,他们一定会失望,甚至是绝望。”王靖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