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已有815架订单 这些本土供应商或将受益
据中泰证券测算,C919大飞机综合国产化率达60%。从推进国产替代路径的角度来看,当前C919中的机体结构的国产化率最高,机体部件(机头、机身、机翼等)主要由国内供应商承制,机载设备(航电系统、机电系统)以合资为主,发动机仍依赖进口。
綦琦表示,机体结构国产化率高或许反映了我国产业的强项,国产大飞机选择供应商的标准是一定的,在符合相同市场标准的情况下,肯定是优先选择本土供应商。不论是从成本、未来量产及供给的角度,还是放大到供应链稳定的角度,对国产C919都有很大助益,更主要的是拉动大飞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剩余的非国产化部分需要境外厂商供货,如大型航空发动机、重要的航电等,恰恰是我国航空制造业或大飞机产业链相关企业需要重点努力之处。
值得关注,C919大飞机项目所产生的虹吸效应,持续带动民用航空相关产业向上海浦东新区布局,助力打造航空产业高地。在祝桥、临港、张江南区等地逐步形成了商用飞机产业集聚区、航空航天特色产业集聚区、民用飞机设计研发集聚区。此外,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在外高桥、张江、世博等区域亦布局有相关集群,并将吸引世界品牌的飞机零配件企业来落脚。
在綦琦看来,基于国际的经验来说,大型民用飞机的生产是国际化的,因为现在要解决的是各厂商在组装方面的系统集成问题,在第一阶段过分的强调国产化率容易让外部厂商有一定的忌惮,初期应秉承开放合作的态度,慢慢的稳定并推动大型的航空发动机及航电技术不断成长,由此C919对中国的航空制造产业链的带动作用才会更加的显现。
(编辑: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