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除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以外,这些年人们还提出了不少和宇宙起源相关的理论,但是这些理论无一例外都是专注于解答宇宙诞生后的情况,对于这之前往往就用“虚无”进行概括。
对于这一点,不少人感到很不满,因为科学家竟然能将宇宙诞生之后的演化进行“复原”,却说不出139亿年之前到底有什么,这无疑是不够“科学”的。因此他们认为目前成为主流的宇宙起源理论,可能都有着杜撰的成分,是科学家在凭空猜想。
实际上,这一情况能够引起人们的怀疑也实属正常。但是以宇宙大爆炸理论来说,科学家找到的越来越多的证据,都说明它是具有一定客观性的。
对于宇宙诞生之前有什么无法解释的问题,只能说那确实是超过了我们的认知,或者说它不在如今物理学能够涉及的“领域”内。
就好像在麦哲伦在完成环球航行之前,大家都没想过地球竟然是“球形”,毕竟在那时人类的认知当中,“天圆地方”才更符合现实的情况。
设想一下,如果在未完成航行的远古时期,有人跳出来说地球是“球体”,那么大家肯定会觉得这个人疯了。
因此,说宇宙诞生之前什么都不存在也是不对的,只不过那时存在的东西我们无法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虚无”更多代表的是人认知上的缺憾,不代表真正的“虚无”。
综上所述,对于139亿年以前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模样,确实是人类发挥想象力都无法架构出来的存在。
毕竟我们目前连许多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搞清楚,比如说宇宙大爆炸理论,它虽然看起来解释了很多,但是依旧没有准确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宇宙中的各种元素是如何形成的。
这样看来,人类想真正做到对宇宙“全盘掌握”,依旧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悲观点说,可能在我们的文明消失之前,都无法“追根溯源”。
不过,人类大多数时间都是绝对的“乐天派”,我们不会因为知晓终极答案难以得到就放弃探索,这一点从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演变史就能看出。
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演变
古人虽然没有太好的观测设备,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仰望星空”,所以在那时就已经有了“观星象”的人。在人们观察的过程中,也诞生了不少有关宇宙的理论。
首先以中国的情况来说,古代中国对宇宙结构的认识主要可以分为三派,分别是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其中盖天说出现得最早,大约是殷末商初就已经有了。
而宣夜说更为朴素,它认为天是没有固定边界的,日月星辰都在其中浮动,这和宇宙当中各个天体的情况有些类似。
其次再来看看国外人们认识的发展,最初由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中心火焰说”,后来有地心说、日心说。不难看出,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其实是处在曲折上升的过程当中的,而这个认知的提升必须要经过时间的积淀才行。
就连常常被看作是“洞穿宇宙所有秘密”的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上开创现代宇宙学的时候,都曾犯过一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