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哥详细还原甘宇失联经过
9月21日下午3点多,甘宇被抬上了救援直升机,送往泸定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后又被转运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治疗。
“大家都说我是英雄,但我觉得比起甘宇做的事,我做这点事不算什么。”9月22日,倪太高发了微博,称自己和其他人员已经安全撤离下山,感谢大家的关心,他也希望甘宇能早日康复。
━━━━━
地震前一周曾回家为奶奶祝寿
9月21日上午,家族群里就发来了一张甘宇在获救现场的图片。甘茜又打了几个电话,确认了甘宇获救的信息,照片中的甘宇比震前瘦了不少,长出了胡茬,“觉得心疼又心酸,他才28岁,这17天在山里经历了什么?全身是伤,看起来那么狼狈。真的太不容易了!”
甘茜只比甘宇大两岁,两家同住在达州市大竹县石河镇的乡村,“两家的房屋距离不到20米”,读书时就关系亲近。甘茜介绍,甘宇大学时就选择了水利水电相关专业,“他一直都很敬业,从我们老家到他工作的水电站,单程要8个小时左右。多的时候,他一年回家四五次,少的时候,两三次。”
甘茜上一次见到甘宇是在不久前的8月28日,当天是甘宇奶奶的七十大寿,甘宇提前请好了长假,为奶奶祝寿,也休息调整一段时间。甘茜与甘宇很久没见,两人聊起甘宇的感情状态,甘茜记得,甘宇还拜托她介绍对象,当时自己还调侃甘宇长胖了,“你现在找个女朋友,肯定对你是真心的,终于不是冲着你的颜值来了。”
但本打算多休息一段时间的甘宇没能在达州老家待太久,“公司那边有事,确实没有办法,8月29日,他就启程回水电站了”。
据当地媒体报道,9月5日,四川泸定地震发生时,泸定县湾东水电站施工员甘宇和水工罗永放弃逃生,坚守水电站,避免了险情发生。
家人最后一次接到甘宇的电话是在9月6日,那是在他第二天离开水电站逃生的路上。“他打电话过来给婆婆爷爷报平安,说自己还安全,受了点小伤。亲眼看见两个同事在自己面前遇难,救都救不过来。打着打着电话断线,再之后,(家人)几百通电话过去,一次都没有打通。”
▲8月28日,甘宇为奶奶庆祝70大寿。受访者供图
━━━━━
懂事的农村孩子
甘茜说,甘宇在四川达州的农村长大,母亲在家务农,有时接一些散活,父亲在外打工,“保安、搬运什么的都做过”。甘宇自小被爷爷奶奶带大,“(甘宇失联后,)两个老人家就什么都吃不下了,我和他们家就隔了20米,经常上去看看他们,有时一天就喝一点点汤,每天都在哭,等消息,瘦得很厉害。”
9月10日中秋节,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都希望能在节日等来甘宇获救的消息,气氛凝重。甘茜说,“以往的中秋,我们都是在各自家中吃团圆饭,之后我们会坐在坝上,喝喝茶谈谈心,在群里发红包。但这个中秋,不管谁,只要一张口,眼泪就哗哗流。”
甘茜说,地震发生不久,他们就联系了泸定官方救援力量,“指挥部也一直在沟通协调,希望能把人找到”。家属们把甘宇的信息放在短视频平台上,有热心网友看到求助信,会转来社会救援组织的电话,家属们一个个打过去,“不想错过任何一点希望”。
过去的16天,他们的心情在希望与绝望之间来回跳转,“当时看到罗大哥获救,我们对后续的救援是抱很大的希望,没有想过山上条件那么艰苦,他那么难熬,最后会在山上独自生存这么多天。”另一次希望发生在9月18日,“那天天气很好,救援队要对那一片区域进行仔仔细细的全方位搜寻,但是后来下了雨,仍然没有找到人,我们的心也凉凉的,不知道甘宇在大山里,在那种情况下能怎么办。”
甘茜也在新闻报道里得知了甘宇为水电站排险,错过逃生机会的事迹。
“甘宇留在水电站,为了他人的安全错过了最好的时间,我一点都不奇怪。”甘茜告诉新京报记者,在她眼中,甘宇一向可靠,“用现在的网络用语来说,就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