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能源危机背后:罕见的价格联动组合,美国也有点慌,欧洲正在经历一场能源危机一船气赚1亿美元!美国从欧洲能源危机中获取的远不止商业暴利
这种罕见的能源暴利交易为国际社会所周知。
俄罗斯《生意人报》8月29日报道称,目前欧美市场天然气价格相差达到创纪录的10倍,这让美国供应商获得前所未有的利润,并刺激企业对LNG项目投资。
普氏能源资讯数据显示,美国液化天然气工厂的产能利用率6月下旬后维持在高位。为了快速攫取能源红利,美国能源企业纷纷押注能源投资。比如,能源巨头卡塔尔能源和埃克森美孚联合建立的Golden Pass LNG公司,该项目年出口能力达到1800万吨液化天然气,预计将于2024年投产。该项目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价值100亿美元,卡塔尔能源持有70%的股份,埃克森美孚持有30%的股份。
俄乌冲突所诱发的地缘政治竞争使欧洲能源的脆弱性暴露无疑。
在失去了俄罗斯这一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后,欧盟发展的瓶颈显露。市场留下巨大的空缺,而美国能源供应商显然不会错失这一“红利”,在美国已经实现能源富足以及长期经营战略储备能源,本国能源安全有充分保障的背景下,美对欧洲实施大宗天然气等能源出口完全具备条件。
当地时间2022年7月18日,阿塞拜疆巴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盟负责能源事务的委员西姆松联袂访问阿塞拜疆。访问期间,欧盟与阿方签订天然气采购协议,计划在数年内使阿塞拜疆输往欧洲的天然气翻倍。图/IC photo
4、美国获取的不仅是商业利益
在军火援助欧洲的同时,美国对欧能源经济外交亦步亦趋。推动对欧的天然气等能源出口有助于振兴美国就业市场、刺激疫情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美国所获取的绝非仅是简单的商业利益。
首先,美国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或可进一步控制欧洲。长期以来,美国对欧洲的主要政策是通过北约实施军事影响或介入到特定的地缘政治冲突中,但是在经济上双方产生了激烈的竞争。
俄乌冲突所暴露出的欧洲能源弱势,使美国有机会参与到争夺欧洲庞大的天然气能源市场。由于欧盟奉行严格的低碳和减排措施,这使得欧盟难以大量进口石油、柴油等高污染的能源,这为美国的介入创造了制度条件。
此外,由于各类原因,包括中东和南美产油国在内的国家,均无力弥补俄罗斯对欧洲断气而产生的市场空缺。美国公司获取了大量的订单,暴利且需求稳定,这使得美国在与欧盟的竞争中又多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这种杠杆甚至可以制约欧洲的产业发展以及未来的环保和产业政策的设计。
其次,极大地推动了美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由于俄欧关系不可能在短期内转好,这就意味着欧洲这一市场需求将持续。但能源基础设施从投资到实际生产的周期漫长。比如,LNG设施的施工需要3-4年,不能马上就提升产能。
由于欧洲人口庞大,制造业发达,其对天然气的需求是稳定而巨量的,其巨大的需求将促使更多的美元回流美国。可以预料,美国本土以及跨国资本会更多地流向能源基础设施,诸如得克萨斯、宾夕法尼亚、俄克拉荷马、路易斯安那等天然气主产区的能源基础设施有望得以实现新的提升,进而提升美国总体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再者,还将推动美国的“再工业化”。能源产业是一种系统集成式的工业体系,会涉及装备制造、电气、智能、劳务、运输等诸多产业。
通过能源的生产和供应契机,美国可以进一步推动“再工业化”,推动相关领域的就业和推动能源金融信贷的发展,这将进一步夯实美国能源出口大国地位。
此外,这也有望推动美国在全球地缘经济中获取新的优势。俄乌冲突使能源和大宗农产品的地位越发凸显,尤其是能源与国家安全的紧密关系更为各国所认识。欧洲民用以及工业对天然气的依赖以及能源战略储备不足使其脆弱性暴露无遗。
美欧在经济上存在合作,但是更多的是竞争。在欧美的非对称依赖中,美国更有可能操纵能源供给这一新款“武器”,深度地介入到欧盟的经济治理体系中,影响欧洲的经济。尤其在诸如汽车以及航空制造领域,由于生产成本奇高,在与美国等企业的产品竞争中,欧洲的优势将会更大程度地被削弱。
总之,欧洲的能源危机是俄乌冲突的直接后果之一,这反映了后者对全球化的破坏,而美国成为最大的受益方之一,美国的跨国能源企业将进一步壮大,在全球能源市场上更具话语权,但其代价却是欧洲国家和民众的福祉受损,竞争力弱化,此时的欧盟正成为美国镰刀下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