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外长将举行会谈,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日双方签署建立外交关系,中日两国正式外交日中双方应怎样推进两国领导人对话?中国驻日大使回应
当前,中国正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企稳回升,日本也在探索疫情新常态下的经济复苏与转型。进一步夯实中日经贸合作,有利于双方促进各自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振全球经贸合作信心,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双方应秉持历史责任感和大局观,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和平友好、互利共赢的大方向,真正让经贸合作成为中日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一是巩固双边互利合作。用好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等既有磋商对话机制,鼓励双方各层级各领域交流互动。在确保安全情况下,逐步恢复双边人员正常往来,为两国贸易投资提供便利。二是打造新的合作增长点。日前李克强总理同日本经济界代表举行高级别视频会晤时,日方再次表达了对中日经济合作前景的信心和期待。双方应继续深化第三方市场、节能环保、科技创新、金融等领域合作,深挖医疗卫生、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三是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当前尤其要防止“经济安保”概念泛化,避免人为制造经济“脱钩”和“断链”,自觉抵制违反经济运行规律的做法,推动全球经济恢复活力并实现持续发展。四是推进区域与多边合作。推动中日首个自贸框架RCEP高质量实施,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共同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强中日在世贸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机制下的沟通与合作。
四、眼下日本国内涉华舆论仍然严峻,对中国军力发展抱有强烈担忧。中方船只在钓鱼岛(日方称“尖阁诸岛”)海域活动引发日本国内警惕。您认为应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孔大使:中国坚定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发展必要军事能力是为了维护自身正当的国家安全利益。任何国家只要无意威胁和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就没有必要对中国国防力量感到担忧。一段时期以来,日本媒体持续关注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周边海域正当活动。需要指出的是,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方海警船在钓鱼岛海域进行常态化巡航是中方主权范围内的事,外界无可非议。事实上中方海警船巡航频率和方式并无特别变化,反而是一些来历不明的日方船只反复赴钓鱼岛海域挑衅滋事,中方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应。对此日方应认清事实、冷静对待。2014年中日双方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其中第三条明确表明“双方认识到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近年来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同意通过对话磋商防止局势恶化,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发生不测事态”,这就是双方处理好有关问题的行动指南。
中日作为具有复杂历史纠葛和紧密现实联系的邻国,双方之间存在矛盾分歧十分正常,关键是要妥善管控和处理,防止有关问题干扰两国关系大局。为此,双方要多释放正面信息,避免隔空喊话放大分歧,煽动对立误导舆论。同时要加强国民交流,促进两国民心相通,不断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五、美众议长佩洛西访台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大规模军事演训,中方5枚导弹落入日本专属经济区,与日本领土距离很近。日本国内担忧中方以实力改变现状、担忧美中发生偶发性冲突,您对此怎么看?
孔大使:不久前,美方罔顾中方劝阻和警告,执意放行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侵犯中国主权,严重违反美方作出的政治承诺,严重破坏台海现状与和平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已多次表明严正立场。此次美方挑衅滋事在先,中方正当反制在后,因果事实十分清楚。中方反制是捍卫自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要举措,合理合法、无可指摘。
我们注意到日本国内对中国军演的有关报道。需要指出的是,中日在相关海域并未划界,所谓“日本专属经济区”是日方单方面主张,中方从未承认。中方军事演训活动公开、透明、专业,且事先已发布安全提醒和航行警告,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中方反制措施针对的是外部干涉势力和“台独”分裂分子,与日本无关,日方没有必要对号入座。
当前台海局势紧张根本原因是台湾当局和美方不断改变现状。台湾当局一再“倚美谋独”,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大搞“渐进式台独”。而美方企图“以台制华”,不断歪曲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加强美台官方往来,为“台独”分裂活动撑腰打气。这将把台湾推向危险境地,美国自身也将面临严重后果。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美方应该立即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停止以各种形式支持纵容“台独”分裂势力,以实际行动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切实将美国领导人作出的“四不一无意”承诺落到实处。只有这样,中美才能真正做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找到避免对抗、合作共赢的正确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