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没有天天检测到,是因为有些同事总是等加热完成了才开门,这样是不会产生信号的,只有强行终止微波炉才可以。
能检测到这则信号,得益于研究室有一位不遵守微波炉使用说明书的同事,他每次都是没加热完就把食物拿出来。
这种老式微波炉如果强行断开,里面的微波发射器会将微波漏一些出来,它距离信号接收器直线距离只有5米,所以天文学家们才能检测得这么清楚。

家用微波炉
有趣的是,这台微波炉用了17年都没坏,结果被他们验证做实验活活弄坏了。
有一位天文学家们正写了一篇论文还没来得及发表,就传出帕克斯望远镜发现的信号是微波炉的新闻,论文瞬间不香了。
不过不要紧,这位天文学家立马写了一片新的论文,名字叫做《Identifying the source of perythons at the Parkes radio telescope》。

发表论文
翻译过来就是在“帕克斯射电望远镜上识别perythons的来源”,真的是诠释了什么叫做办法总比困难多。
天文学家们面对这个结果也是五味杂陈,一方面他们取得了研究结果,那就是信息源头是微波炉;另一方面,他们为此努力了17年,而这17年的努力现在一切都归0了。
不过天文研究就是这么残酷,因为它本身就是先提出假说再去论证,论证结果很有可能就与之前的设想相反。

17年的努力白费了
人为干扰
为什么微波炉的电磁波会被帕克斯射电望远镜接受到?原因就在于射电望远镜太敏感了。
射电望远镜与其说是千里眼,不如说是顺风耳,它专门负责接收电磁波,各种频率、波长它都能接收到。
与此同时,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电磁波,有手机信号、WiFi信号、电视台信号等等,这些也会一并被射电望远镜“听”到。
但是,这些电磁波的频率是已知的,因此需要对射电望远镜每天接受的信号进行清理,筛除人为信号。

无处不在的信号
以世界最大的FAST射电望远镜为例,它每天接收的信号有上万条,然后人为干扰也有上万条,相当于每天都被地球已有的电磁波笼罩着。
有的时候一天下来,就没有一条是可用的,天文学家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筛查、提取有用的信号。
那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听信号”太灵敏了,我们使用光学望远镜就没有这个影响。
这不一定,有的时候眼见未必是真。

FAST射电望远镜
2017年,夏威夷的凯克望远镜就发现了GN-z11的大爆炸,距离我们130亿光年的星系,大爆炸发生的时候地球都没诞生。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观测到的最古老的伽马射线爆,其意义不亚于发现外星人。
科学家们也是全力以赴,各种发表论文,其中有论文发表到了《自然》、《科学》两本杂志上。

伽马射线
随后查尔斯·斯坦哈特教授发现,这场爆炸或许在宇宙中并不存在,而是一个围绕地球的物件反射的太阳光。
这一发现震惊了当时的天文界,人们经过仔细的对比后发现,所谓的GN-z11大爆炸其实是一块太空垃圾引发的误会,和当年的佩里顿信号如出一辙。
由于人类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地球上的望远镜们面临的干涉也越来越多,因此,如何降低人为干扰成为了天文观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