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咸潮入侵的原因,珠江河口咸潮成因,长江口潮差,珠江口咸潮多发生在什么时候今年部分长江口水域遭遇罕见夏季咸潮 一文读懂咸潮是啥
通常来说,地处长江口的上海,会在每年11月至来年4月受到咸潮影响,因为这一时期长江处于枯水期。
文 | 王仲昀
昨天(10月11日),上海供水一则例行停水进行管道、水箱清洗的公告引发不少市民对自来水供应保障的担心。公告发出后,甚至有人赶紧下单矿泉水,在家中囤起一箱箱水。
11日晚,上海市水务局通过“上海水务海洋”微信公众号表示,上海自来水供应正常有序。上海市水务局还表示,上海长江口自9月初起出现咸潮入侵,本市供水企业持续加强水质监测,科学开展水库运行调度,自来水生产和供应正常,水质达标。
当晚,“上海发布”也在微信公众号留言区回应称,“这个只是日常性的例行停水,主要是进行管道工程或水箱清洗”。
看到这些回应,不少网友表示,“可以安心睡个好觉了”。这次事件中,除了例行停水,还有一个关键词——咸潮。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但从历史记录来看,它对上海而言不陌生。
图源:看看新闻视频截图
咸潮是什么
发表在《中国水运》2022年9月的一篇论文中提到:咸潮是沿海河口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当河流入海口因淡水河流量不足,高盐水团随潮汐涨潮,沿着潮汐通道向上推进,盐水扩散,使得河流中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形成咸潮。
在我国,咸潮入侵主要发生在珠江口、长江口等大河口。咸潮上溯,将直接影响地下淡水资源水质情况,还会导致土壤盐渍化。因此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咸潮来临时,对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以至农业灌溉都有影响。
通常来说,地处长江口的上海,会在每年11月至来年4月受到咸潮影响,因为这一时期长江处于枯水期,上游淡水的流量不足以抗衡东海海潮带来的海水,因此易发生咸潮倒灌长江口的现象。
那为什么今年上海的咸潮来得比较早、持续久?
今年,长江流域雨量偏少、梅雨期短,降雨量较常年偏少69%,出现“空梅”现象。加上出梅以来,持续晴热少雨,导致上游来水比正常年份明显减少,于是出现了罕见的夏季咸潮。
自8月开始,上海广播电视台就多次报道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遍持续高温干旱,部分长江口水域遭遇罕见夏季咸潮。
到了9月,受“轩岚诺”、“梅花”等台风影响,盐水被携卷涌入长江口,造成青草沙和陈行水库取水口出现咸潮。上海随即采取了两江水源地互补支援、备用水源切换等举措,降低长江口水库的原水用量,全市原水供应正常有序。
上海受咸潮影响多年
从今年8月以来,关于咸潮影响上海的新闻持续出现。事实上,咸潮入侵上海,今年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以雍正二年(1724年)的严重咸潮为例,据《松江志》载,由于之前两年连续干旱,“卤潮入内河,禾尽槁(禾苗都干枯死亡)”。一直到了清明以后,水质才好转。
1959年、1978年以及2001年,上海都曾遭遇过严重的咸潮。其中,1978年冬到1979年春的那次咸潮,其严重程度曾被认为是“百年一遇”。那一年,咸潮侵入长江口和黄浦江,导致崇明岛被咸水包围近 100 天。
上海青草沙水源地 图源:东方网
《新民周刊》查阅资料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也频繁受到咸潮影响。
2010年冬天到2011年春夏之交,上海长江陈行水库取水口共遭遇七次咸潮入侵。当时为应对咸潮,“上海将由陈行水库供应原水的凌桥水厂和闸北水厂切换为青草沙水库供水……青草沙水库缓解了陈行水库的供水压力,其 5.3 亿立方米的储水量,可保证在咸潮期供水 68天以上”。
2009年3月,陈行水库曾遭遇咸潮入侵。彼时《中国水利报》报道称,“上海最大限度地发挥陈行水库、宝钢水库的联动作用,确保陈行水库每天向宝钢水库借水不低于 30 万立方米”。
再往前回顾,2006年上海也遭咸潮影响。《人民日报》在当时写道:“预警系统比较完善,应急预案有备无患,咸潮不会影响上海生活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