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三大“老虎”被写入《大事记》,十九大以来反腐力度不减
“猎狐”
“海外‘猎狐’是国内‘打虎’‘拍蝇’逻辑上的必然延伸,构成反腐败斗争的两个领域。两者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
他认为,国内“打虎”“拍蝇”为海外“猎狐”创造了有利环境和条件,而大力开展海外“猎狐”,切断腐败分子后路,使反腐败斗争形成闭环。
2021年年底,潜逃境外20年的“百名红通人员”程三昌贪污案公开开庭审理。外逃前,程三昌历任河南省漯河市委书记、豫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2001年2月逃往国外。
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发文指出,作为我国首起适用刑事缺席审判程序审理的外逃被告人贪污案,程三昌案成为党的十九大以来追逃追赃和法治建设的标志性案件。
《党的十九大以来大事记》给出一组数据:党的十九大以来,到2022年7月,“天网行动”共追回外逃人员6900人,其中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1962人,追回赃款327.86亿元,“百名红通人员”已有61人归案。
第61人就是孙锋。
据央视报道,今年5月19日,在中央追逃办统筹协调下,通过国际执法合作,中国农业银行江阴要塞支行原行长孙锋在境外落网并被遣返回国。
孙锋涉嫌利用职务便利骗取他人巨额资金,2011年12月外逃。据《法治日报》透露,官方确定孙锋潜逃时携带了1.26多亿元的巨额款项。孙锋出逃路线在案发前就精心进行了准备,他辗转泰国、荷兰,最终前往加拿大。
六点重要经验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部长王建新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438.8万件、470.9万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在6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
他指出反腐败斗争取得显著成效的六点重要经验:
构建起党全面领导的反腐败工作格局,健全了党中央统一领导、各级党委统筹指挥、纪委监委组织协调、职能部门高效协同、人民群众参与支持的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
从治标入手,把治本寓于治标之中,让党员干部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觉悟而“不想”。
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遏制增量、削减存量,严肃查处阻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严重损害党的执政根基的腐败问题,坚决清除对党阳奉阴违的两面人、不收敛不收手的腐败分子,深化重点领域反腐败工作,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尺度不松。
扎紧防治腐败的制度笼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和反腐败法律体系,增强制度刚性,防止“破窗效应”,贯通执纪执法,强化综合效能,确保各项法规制度落地生根。
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对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把发现问题、推动整改、促进改革、完善制度贯通起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
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文章提到,党的十八大前,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是75%。这一数字在十八大之后连年走高。2020年,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满意率高达95.8%。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9月刊发文章《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强调,反腐高压态势一以贯之,关于“拐点”的臆测统统落空。
仅2022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73.9万件,立案32.2万件,处分27.3万人。
新京报见习记者 行海洋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