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王霜:“女足精神”就是永不言弃,即使濒临绝境也要逆转绝杀
新京报:你认为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需要具备哪些品质?
王霜:坚持不懈,勇于斗争,敢于斗争。
▲王霜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
“体育带给人的不只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更是对人的一种更全面的塑造”
新京报:你怎么看女足这十年的变化?
王霜:女足这十年变化很大。女足项目得到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国家女足训练基地多了,对队员的身体状态监测等高科技数据分析应有尽有,培训体系和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也更加完善,踢球的女孩子越来越多。
我举个例子,以前训练没有设备进行科学检测,我们处在模糊状态,不知道今天自己收获了什么,只能说练得很累,但又不知道自己哪里累,也不知道上了赛场后短板在哪里?现在这些都解决了,体现出了科学训练。另外,现在退役球员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
这些足以看出国家这十年对体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前我们会听到像“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样的评价,现在再也没听过了。
可以说,体育带给人的不只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更是对人的一种更全面的塑造。
“我无论是跟着国家队出去比赛,还是自己出国比赛,只要球场上有中国队员,场边一定会有很多华人朋友过来,手持国旗激动地为我们加油”
新京报:现在在国际赛场上,是不是能看到更多手持五星红旗来看比赛的球迷?
王霜:是的,我们在国际球场上明显体会到外国人会更尊重我们了,因为我们来自中国。
还有一个感受是,我无论是跟着国家队出去比赛,还是自己出国比赛,只要球场上有中国队员,场边一定会有很多华人朋友过来,手持国旗激动地为我们加油。全场90分钟,你都能听到中国人的呐喊声。有中国球迷的加油呐喊,我们很开心很激动,这声音确确实实是一种激励,会激发我们内在的表现欲和最佳状态。
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在国外踢球,一群中国球迷开车600多公里,从偏远的地区赶过来给我加油,让我特别感动。这背后其实是因为我们祖国强大了,大家也自信起来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亲情的表达更加多元化。
▲王霜(资料图 来源:新华社)
“实现梦想的过程,会有痛苦、挫折,还有汗水和泪水,甚至是长期的孤独,但都是值得的”
新京报:你下一步有哪些规划?
王霜:首先我还是一名现役运动员,现在又有了另一身份——党的二十大代表。我会认真学习党代会精神,也会继续努力做好运动员该做的,为国争光、为省添彩。同时,我也想做“7号球场”,号召全民参与,关注青少年足球培养,关注乡村女足发展。
新京报:谈到乡村女足,今年2月你在亚洲杯上进球后“比心”,让更多人关注到了“追风女孩”。可以回忆下当时的细节吗?
王霜:去年4月,中国首座女足主题球场在云南贫困山区石林县的一所小学落地。去年12月,我专程去了这所小学,和孩子们互动交流。当时我们约定,如果自己在亚洲杯进球,就做一个“比心”的动作送给她们。
今年亚洲杯首场比赛,我进了第一个球后,就对着摄像机“比心”。我当时在微博写道,“我可是信守承诺的小王,大家都要多多支持‘追风女孩’哦!”孩子们看到后,欢呼雀跃地说,“王霜姐姐真的记得!”我想说,孩子们的梦想需要鼓励,我也一直会为她们鼓劲儿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