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半月谈
“为爱留痕”,表达自己的个性,带着激情去纹身,没想到却埋下了很多隐患。当你想洗掉纹身,却没有“后悔药”的时候,比纹身本身更痛苦,更难洗,更难清洗。
近年来,纹身的流行程度增加,出现低龄化现象。未成年人纹身问题引起社会。未成年人盲目跟风纹身有什么危害?纹身店为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是否侵权?如何遏制未成年人盲目纹身?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1未成年人盲目跟风纹身
近年来,纹身在中国未成年人群体中的影响力和接受度明显上升。
在短视频平台,通过搜索纹身,“第一个纹身是必看的!”“如何选择纹身图案”“纹身数星星”,热门主题前几名的短视频,基本都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格局冲击,行为新奇,偶像影响,这些因素的叠加吸引了很多未成年人跟风。
记者通过大众点评、美团等软件搜索发现,在广州、杭州等城市,纹身店普遍按小时收费,收费标准从2000元到200元不等,部分纹身图案夸张、阴暗。
此前,浙江省嵊州市人民检察院走访发现,一些文身店开设在中小学校园附近;同时,这些纹身场所的营业执照没有一个显示纹身项目,纹身也多与美容院等其他行业挂钩。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一些小型纹身店确实存在超范围经营甚至证照不全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县城和乡村的纹绣工作室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场所卫生条件堪忧。部分未成年人受经济条件限制,偏好选择低端场所。
事实上,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禁止未成年人纹身。纹身店可以为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吗?广东南方弗瑞德律师事务所律师向认为,从“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出发,法院倾向于认定纹身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从现有判例来看,即使未成年人自愿纹身或签订协议,法院也倾向于认定文身店经营者侵权或协议无效,无需监护人同意和追认。
“《民法》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需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认可,但他们可以独立实施纯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未成年人纹身的行为与其年龄和智力不相适应,必须获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和追认,才具有民事法律效力。”对兰金说。
未成年人纹身存在很多隐患。
当代审美多元包容,成年人把纹身作为彰显个性的方式无可厚非。但是,对于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盲目跟风纹身有什么隐患?
现代纹身的本质是通过机器用高频针将着墨的针刺入皮肤,留下图案和颜色。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二级主任医师郭庆表示,皮肤是人体的天然屏障,会排斥染料异物,引起过敏反应。消毒不良还会导致皮肤伤口的细菌和真菌感染。纹身从业者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医学培训,操作不规范,皮肤感染风险较高。未成年人免疫系统不成熟,所以更容易受到伤害。
“更值得注意的是,纹身对卫生条件的要求很高。体针作用于皮肤,可能成为传播艾滋病、肝炎等疾病的媒介。”郭庆说。
有些未成年人有夸张的纹身,有些覆盖大面积的皮肤,有些留在脸上,有些痕迹是永久性的,很难清洗和去除。
郭庆说,目前激光疗法主要用于清洁纹身,专用激光用于分散染料。不同颜色的染料去除难度不同。例如,红色和黄色染料比黑色和墨水染料更难去除。有时,在5到10次激光处理后,染料残留物可能不会完全分散和去除。公立医院纹身一般价格是1平方厘米300元一次。大面积纹身如果多次清洗,至少要几万元。
此外,未成年人的文身也会对其未来参军、报考对身体有特殊要求的公务员产生影响。因为纹身而无法报名参军,是00后小龙(化名)的遗憾。“我15岁的时候纹了个身,现在真的很后悔。”小龙说,当初他在右半腿上纹了一个机械图,整个左臂上纹了一个神话动物,面积还挺大的。正是因为纹身没有达到体检要求,他错过了参军的梦想。
记者注意到,根据《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面部和颈部纹身、军标体能训练服其他暴露部位长度超过3cm的纹身、其他部位长度超过10cm的纹身,均视为体检不合格。一些对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公务员,比如人民警察招考,如果有文身,也视为不合格。
立法规范未成年人纹身的呼声日益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