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是什么意思?(国学中“慎独”是什么意思?)
据说文子和郭店出土的《五行》都讨论过“慎独”,所以我暂时不参考上面的说法,因为我没有深入到第二篇。
我的理解主要来自《大学》和《中庸》。现在结合前后两本书谈谈我个人的理解:
“因此,一个绅士必须对自己的独立性保持谨慎.”在《大学》里出现过两次,在《中庸》里出现过一次,都是说君子要“慎独”。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然后回头看看谨慎的含义。
书中讲到“敬事、识事、诚、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诚”就是不自欺欺人。讨厌就是讨厌,好色就是好色,你得先对自己的内心恭敬谨慎。这是君子的做法。恶棍在哪里?典型的面对面组和背对背组。一个人的时候,什么都可以做。遇到道德修养好的人,可以隐藏伪装自己的品德。人自省的时候,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内脏。自欺欺人能起到什么作用?所以君子的“涵养”,强调的是内外同诚,表里如一。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内心,进行下一步的“扶正”。不敢直视自己真实想法的人如何矫正自己的身心?
人不能离开道,能离开的也不是道。所以,君子对看不见听不见的东西极其谨慎。即使是很小的不易察觉的地方,也能被绅士们认真对待。
从《大学》提出三纲八项,八项环环相扣,对象是知,诚心是正心,修身是治国。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明明德”的最终目的。
如果在这里单独讨论“慎独”,我们会直视自己的内心,改变自己,坦然面对自己不堪的灵魂。只有承认我们的缺点,我们才能改进。知道自己的问题,却隐藏起来。这样对别人,这样对自己。一个自欺欺人的人如何端正自己的心?即使是君子的小事也能当真。有句鸡汤叫“年轻时偷针,长大后偷牛”,大概也是这个意思。无论大小,你都要诚实。小错误还是可以挽回的。谁能赎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