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蚊虫叮咬怎么办?药剂师的建议
文/羊城晚报记者张华通讯员黄月星
夏天是蚊子滋生的高峰期,一不小心就会被蚊子咬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的药剂师卢指出,不同的蚊虫叮咬会造成不同的伤害。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和皮疹,症状轻微,但有些人可能会引起皮炎、过敏、皮肤损伤和感染。所以蚊虫叮咬要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对待。
不同的蚊虫叮咬有不同的症状。
常见蚊虫:叮咬后皮肤可产生刺痛感,叮咬处可出现水肿红斑、丘疹或荨麻疹。对于过敏体质的人,还可以出现明显的红肿,甚至伴有剧烈的瘙痒和疼痛。
臭虫:叮咬后,皮疹常呈线状或片状排列。被咬部位一般在腰、臀、肩、踝,痒感明显。
螨类:一般分为革螨和恙螨,前者在叮咬部位表现为红色圆形水肿性丘疹,伴有剧烈瘙痒,叮咬部位多在腋窝、腰部和腹股沟;后者一般咬人后会有一个红色的小疙瘩,然后在疙瘩中央形成一个小水疱,最后形成一个深褐色的痂,痂脱落形成浅表溃疡。
隐翅虫:由于其体内含有毒液,飞到人体内,体内的毒液可污染皮肤,从而引起局部红肿、瘙痒;如果拍打毒液,毒液会大量从昆虫体内流出,引起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线状、点状或斑片状红肿。就像被竹签划伤一样,严重的会造成皮肤局部糜烂、起水泡、脓包,并伴有发热、头晕、头痛等症状。隐翅虫落在人体上要赶走。不要拍在皮肤上,防止毒液接触皮肤。
蜱:被叮咬后,它的头部会深入皮肤吸血,同时会分泌有害物质。在最初被咬的部位,会出现红斑,中央一咬,然后局部可形成硬结。当蜱虫叮咬你时,你应该用酒精涂抹昆虫的头部,然后用镊子小心地将它取出。如有必要,应立即就医。
蚊虫叮咬,首选外用药。
蚊虫叮咬后,很多人的皮肤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瘙痒症状。鲁指出,在这个时候,使用外用药物止痒消肿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风油精:含有薄荷醇、桉叶油、丁香粉、樟脑、香油等。薄荷脑和樟脑能促进血液循环,消炎,止痒,缓解蚊虫叮咬带来的疼痛。适用于老人和儿童(孕妇和2岁以下儿童禁用),是居家防蚊必备药物。
丹皮酚软膏:由丹皮酚和丁香油制成的外用制剂。它具有消炎、止痒、抗菌和抗过敏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疹、皮炎、皮肤瘙痒、蚊虫叮咬等各种皮肤症状,对过敏性鼻炎和预防感冒有一定疗效。
皮炎平:其主要成分是醋酸地塞米松,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使用后能迅速抑制各种皮炎和局部瘙痒症状,适用于蚊虫叮咬引起的局部瘙痒、过敏、皮肤炎症等疾病。但这种药的主要成分是糖皮质激素,所以不适合长期使用。
炉甘石洗剂:配方由炉甘石粉(止痒收敛)、氧化锌(吸湿护肤)、甘油(保湿)和纯净水组成。该药具有良好的消炎止痒作用,适用于蚊虫叮咬、痱子、荨麻疹等各种皮肤病。但也有厂家会适当添加薄荷醇(增加消炎止痒效果)。所以看到配料表上有含薄荷醇的炉甘石洗剂,就不要给2岁以下的孩子用,更不要用于皮肤损伤。
红霉素软膏:该药为广谱抗菌剂,适用于蚊虫叮咬引起的感染。但当感染部位严重时,被咬部位应及时清洗消毒,然后涂抹红霉素软膏,每天两次,持续一周。
外用药无效,内服药可以。
如果外用药物后瘙痒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可以选择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据卢介绍,这些药物用于治疗蚊虫叮咬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丘疹、风团、水肿性红斑伴瘙痒、灼痛等急性期,或外用药物治疗无效及敏感部位(眼、唇)等。如果皮肤受损感染,可以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情况较严重时,可适当给予激素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最后,对于蚊虫叮咬,可在被叮咬部位局部冰敷,消肿止痒。比如拿毛巾在被咬的部位裹上冰块,每隔两三个小时敷一次。切记不要用热水烫伤受损部位,这样不仅不会止痒,甚至会加重症状。蚊虫叮咬后皮肤反应剧烈或身体感觉不适时,最好及时去医院。
编辑:晓云
【来源:羊城晚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