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从古代大门町系统流传下来的唯一文字,是全人类的财富。它承载着中华文明,代表着全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确切地说,如果没有汉字和文言,就没有汉语的超方言、超语言特征。中国早就分裂成几十个小国了,中华文明早就和其他古文明一样湮灭了。可见,汉字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
汉字具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的特点。这一特征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体现了汉族先民无与伦比的智慧。汉字的造字方法是从“象形→指称→认识→形声字”。从“认知”的角度,提供了一个对象“形象描述→形神兼备→忘乎所以→抽象概括”的系统认知方法的进化模型。
人物越原始,其人文主义越基本,对人的影响就越深刻。汉字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文明原始信息,可以让我们一窥祖先的精神和思想源头,可以给今天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有益的启示。
(34)阳性
字形演变:
本义的由来:
甲骨文是“正面的”,从出口到终点。两个会意的字,为了向目标前进,表明了征服别人村庄和城市的意图。原意与“征”相同。
征服别人的村镇不同于流浪和狩猎,是直接朝着目标前进,所以隐含着不偏离的意思。“正”有直、不偏之义后,其征服的本义经注释写成“正”。
金代的“正”字延续了甲骨文的字体:
但也有青铜器铭文把村子上部的“口”变成圆形的指示器,以此来强调向目标进军:
篆书“郑”,它将铭文上部的圆形能指变为一个短的水平能指:
后李华减少曲折,自立方正,利于规范,写为:
之后的草书、楷书、行书在此不再赘述。
所以“正”的本义是:直来直去,征服目标村镇,寓意直来直去,不偏不倚。
衍生含义:
理解:
正义可能会迟到,但它永远不会缺席
这句话出自美国大法官休伊特的名言。这句话的原句是“延迟的正义是被否定的正义”,意思是对“迟到的正义”的批评,对低效的法庭审判的不满,说明迟到的正义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真正的正义。
然而后来这句话被翻译成“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常用来安慰弱小受伤的一方,告诉他们正义总会到来;或者用来嘲讽恶势力,最终都会受到惩罚。但其含义与原句相反。
其他汉字的解释:
仁、义、礼、智、信、天、地、圣、德、新、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