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报道国内最大的出行平台滴滴,时隔9年终于登陆资本市场。
没有敲钟,也没有庆祝仪式,滴滴出行就在纽交所上市了。6月30日,滴滴正式登陆纽交所,股票代码为“滴滴”。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华兴资本为承销商。滴滴IPO的承销商名单中也有不少中资机构,包括CICC、中银国际、交银国际、建银国际、招银国际、工银国际、国泰君安国际等。
值得一提的是,滴滴今年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美国的最高集资纪录,同时也成为继阿里巴巴之后中国公司在美国最大的IPO。滴滴上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滴滴未来将何去何从?
长跑九年年底上市。
滴滴于2012年在北京成立,从零开始创建了中国的互联网出行市场。在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之后,终于开始了新的征程。滴滴以打车业务起家,于2015年与快的打车战略合并,并于2016年8月收购优步中国,成为中国最大的打车软件公司。根据招股书,该公司提供在线租车、出租车、驾驶和搭便车服务。其国际业务包括国际旅行和外卖服务,其他业务包括自行车共享和摩托车、汽车服务、货运、自驾车和金融服务。
回顾滴滴过去的发展,亏损一直伴随着它。在创业之初火热的出行市场,烧钱补贴用户和司机是获得更高市场份额的有力武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滴滴的营收分别为1353亿元、1548亿元和1417亿元。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个月中,滴滴拥有4.93亿活跃用户,1500万活跃司机,4100万日均成交量,3410亿元的年度平台交易总额。滴滴这三年的亏损分别是150亿元、97亿元和106亿元。
新业务的巨额投入是滴滴多年持续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一季度,滴滴扭亏为盈,但主要原因是剥离了橙心优化,财务数据不再纳入滴滴的报表,带来了投资收益。
九年,滴滴的成长历程坎坷。在此期间,滴滴快的并购优步中国市场后,业务扩张越来越强。2018年,两起搭车安全事件让滴滴重重踩下刹车。练好内功后,由防守转为进攻、多业务的滴滴变得更加来势汹汹。
以上市首日14.14美元的收盘价计算,滴滴市值达到678亿美元。滴滴在招股书中披露,计划将30%左右的募集资金用于拓展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业务;约30%的募集资金用于提高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20%左右用于推出新品和拓展现有产品品类,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其余部分可用于营运资本需求和潜在的战略投资。
未来何去何从?
从一个打车软件到出行巨头,再到未来成为全球科技公司的愿景,滴滴的想象力空不止于此。从互联网叫车开始,滴滴的目标不仅仅是做交通工具的连接器。其现有的构成主要营收的四大核心战略板块(共享出行平台、专车服务网络、电动汽车和自驾车)和三大业务(中国出行业务、国际业务和包括自驾车在内的其他业务)意味着出行业务是滴滴的过去,而自驾车和国际化是滴滴的未来。
滴滴自动驾驶早在2016年就开始组建团队。2019年8月,滴滴将原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凸显自动驾驶对滴滴的意义。
招股书显示,滴滴自动驾驶公司完成滴滴和软银愿景联合投资的5.25亿美元A轮融资,估值34亿美元,其中滴滴占股70.4%,拥有绝对控股权。此轮融资后,滴滴自动驾驶可能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3亿美元,其中广汽集团投资2亿美元,广汽集团直接投资1亿美元,广汽资本旗下基金投资1亿美元。现在,滴滴自动驾驶已经获得北京、上海、苏州和美国加州的自动驾驶开放道路测试牌照,并获得上海颁发的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
今年5月,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阿亚恩新能源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滴滴自动驾驶的软硬件技术研发优势与广汽阿亚恩的自动驾驶车辆平台和车辆设计制造能力相结合,开发可投入大规模应用并推动量产的全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
国际化也是滴滴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滴滴上线一年来的动作来看,滴滴围绕出行最大的动作是推出低价打车服务“花小猪”,主打价格。其背后,滴滴希望打破现有的用户布局,通过产品下沉获得更多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