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学生
从2021年高考开始
只剩下30天了
你准备好了吗?
今天,2021年高考将进入最后30天倒计时,同学们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时间。
今年高考招生将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倾斜,8个省市将迎来今年新高考首考。此外,今年高考还有五大亮点。
坚持住!
高考回到6月。
考生进入最后冲刺。
去年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全国高考推迟了一个月。今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2021年全国高考定于6月7日开始。
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5点到17点数学。6月8日,9:00-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17:00外语。
外语听力考试的内容应安排在外语笔试开始前。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各省(区、市),必须与全国统考课表一致。
立正!
8个省
迎接新高考的第一次考验
今年的高考有点不一样。福建、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河北、辽宁、重庆等省市的高考考生将迎来新高考的第一场考试。
图:2020年7月8日,湖北省宜昌市各考点,考生陆续走出考场。付贝摄
根据此前公布的实施方案,8个省份将采用“3 1 2”模式。即“3”是语文、数学、外语的全国统考科目,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1”为首选科目,考生必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历史科目中任选一科;“2”是重选科目。考生可从化学、生物、思政、地理四科中任选两门。
据悉,陕西、宁夏、云南、广西、甘肃、新疆、青海五省是第四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将于2022年实施新高考政策。
很好!
继续向中西部招生
和农村地区。
2020年,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为巩固扶贫成果,教育部今年4月作出部署,明确2021年继续在农村和原贫困地区实施重点高校专项招生计划,专项计划实施地区、报考条件、招录方式等相关政策不变。
此外,早在2月,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也明确,继续实施国家支持的中西部地区招生合作计划,综合考虑学生人数、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继续将招生计划增量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倾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此外,根据这份文件,要进一步加强高考资格审查,严格审查考生户籍、学籍和实际出勤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标本兼治“高考移民”,切实维护高考招生秩序。
防疫!
每个测试点
要配备防疫副检查人员。
虽然目前我国疫情相对稳定,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高考考场如何防疫依然很受欢迎。
今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到,要做好考生和考官的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监测工作,每个考点按要求配备一名防疫副主考,设置必要的隔离考场和设施,配备充足的防疫物资。认真落实考场入口温度检测、全面消毒、通风、保持距离等措施。
此外
今年的高考有哪些亮点?
和云宝君一起看。
亮点一:加分不超过20分。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烈士子女;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士兵;边境地区、山区、牧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归侨、侨眷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省籍考生(含台湾省户籍),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考生,省招考委可根据当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文化统考总成绩的基础上加一定分数投档;符合高校备案条件的,由高校审核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符合多项增分条件的,只能取幅度最大的分数,且不得超过20分。此外,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可在其文化考试总成绩上加一定分值,分值不超过10分。
亮点二: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教育部要求,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德育为主,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教育功能和正面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各地要加强国家教育考试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参与命题和考试工作的激励机制,提升国家教育考试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亮点三:扩大部分地区高职教育招生规模
教育部要求各地学校把分类考试招生作为高职招生的主渠道;安排高等职业教育分类招生计划,重点面向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紧缺、就业率高的专业;逐步取消中等职业学校本科招生,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适当扩大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