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电影为中国影视工业的建立注入了强心剂。
毫无疑问,《刺杀小说家》的特效是国产片里“天花板”级别的,代表了当下中国电影最高制作水准,更重要的是,视效百分百都是由中国团队制作。
技术的精湛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电影更值得说道的是影片中对于“中国风元素”的世界观构建。
电影里对异世界的构筑,看不到一点西方幻象世界的痕迹,完全都是纯中式的。
从一开始要做的时候,导演路阳就很清楚,他们想要构筑的那个用文字描绘的绮丽的异世界“基本找不到太多电影能参考”。
没有参考,意味着一切都得靠原创。
影片前期筹备的一年多里,设计团队绘制了超过2000张概念设计图;“分镜”做了4个多月,分镜头故事板有2095张;整个场景搭建耗时5个多月,建了20多个摄影棚,搭建面积17万平方米。
于是就有这个似江湖又不是江湖,似皇城又不像皇城的头城,路阳把他擅长的“乱世”也套在了异世界里。
比如表现在场景上的元素,像是城中的枯木和残塔,错落的房屋,还有佛龛、水车和石刻;
还有空文进到赤发鬼所在的头城时,他看到万人跪拜赤发上人的魔幻场景,每个人的脸上带着诡异又兴奋的神情;
烛龙坊的众人在准备攻打白翰坊时,为“战士”助兴的祥云花车和天空中飞舞的红色火龙;
以及在花车上敲响战鼓和跳舞的美人舞姬;
又或者是更为直观的景象,像是大战过后,白翰坊内满目疮痍、尸横遍野,破败而萧瑟的景象,宛若炼狱一般触目惊心。
不得不说,这些画面都太有想象力了,而且是有中国味道的想象力。
之所以愿意这样花功夫花时间的去磨,导演路阳在采访中也做过解释。
因为在创作之初大家就已经形成了共识,他们想要讲述“好莱坞讲不了的,中国感受的,来源于自己历史文化的故事”。
可以说,《刺杀小说家》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式幻想的视效电影,但从它构筑出来的世界来看,它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国产电影工业的新革命。
最后说两句电影里的主演,虽然说在这样一部视效大片里,演员表演的好坏基本是无法影响电影质量了,但是还是得说,影片中全员演技都在线。
雷佳音最后用哽咽的声音唱出“小橘子”的专属歌曲,一下就让人泪目,董子健光是用眼神就能演出3种状态,杨幂出场不多,但是确实撑起了这个角色,而且打戏很惊艳。
这不是一部快餐电影,也不是一部试图用流量博取关注的电影,它有着电影人更为极致的创作初衷。导演也很争气,最后出来的效果也不错,但就是票房太差了。
中国的商业电影在努力地发展,我们也不希望这种“近乎膨胀”的大制作,会害了电影本身,让它因为投入产出比过低导致失去继续发育的机会。
我们希望,春节档的电影不仅仅是只有一个大IP,它需要更多样的IP才让中国电影的色彩更为丰富,让影迷拥有更多的选项。
青石电影编辑部 | 老孟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