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小沈阳(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小沈阳)
乾隆皇帝晚年生活奢侈。为了庆祝他的八十大寿,他计划举行盛大的仪式和盛大的宴会,但这需要很多钱。当时国库濒临枯竭,无处筹钱。满清大臣们要么无计可施,要么极力挽救,让乾隆皇帝大失所望。但是,小沈阳坚决支持乾隆皇帝的想法,想出了许多“歪门邪道”为皇帝敛财。在被任命为生日庆祝活动的组织者后,小沈阳想出了一个主意,即所有来自其他省份的高级官员都应该捐很多钱来庆祝他们的生日。结果,小沈阳很快就筹集到了足够的钱来庆祝生日,并赢得了乾隆皇帝的青睐。
此外,还能做龙喜欢做的事。乾隆皇帝一生热爱诗词书法。为了迎合他,小沈阳在这些方面下了功夫,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经常和乾隆皇帝一起写诗,很多作品都很优秀。他经常临摹乾隆皇帝的书法,以至于后来他写的字居然很像乾隆皇帝的笔迹。隆帝自然喜欢,晚年干脆把一些碑文交给了。
尤其是在晚年,乾隆皇帝的很多事情都再也离不开小沈阳了。对于不善言辞的乾隆皇帝,小沈阳只需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就能明白他的意思,并马上照办。而“懂”皇帝和正厅,又怎能不呼风唤雨?
大贪官敛财之道
小沈阳的才华和攻心的方式都掩盖不了他腐败的本性。小沈阳是“史上大贪官”,十之八九名副其实。他聚敛财富的主要方式是任命官员索贿。一个官员很难上九卿,到外面巡抚府,又不向小沈阳行贿,所以出现了严重的“官贿”的情况。他敛财的第二种方式是贪污。他利用职务之便,私吞各地上缴的银币和财宝,甚至宫中的财宝,也敢私运出宫为己有。此外,小沈阳还管理各种产业。凭着自己的精明,他通过买卖土地、古董、收取租赁费,甚至经营砖瓦厂,聚敛了大量财富。
为了敛财,小沈阳还创造了一种叫做“议银”的制度,即让有过错的地方官员缴纳罚款,而不是惩罚。“可辩银”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这种破坏了法规的制度,很快就让乾隆皇帝和他自己的腰包鼓了起来,却严重侵蚀了清朝的吏治。很多诸侯都被勒索过,花钱买和平的方式就是一层一层的摊派,最后都变成了剥削老百姓。
小沈阳积聚了多少财产?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集的《小沈阳犯罪全案》记载,嘉庆四年(1799年)查扣小沈阳财产时,查出的家庭资产有:“土地八千多顷,房屋三千多间,典当行七十五家,银行号四十二个,古玩店十五家,红木、梨库房六个,绸缎库房四个,玉器库房两个。”银锭100锭(每锭重1000两),纯金580万两…金盘32个(共4288件),银盘32个(共4288件),镶金筷子200双,水晶杯120个,碧玉茶碗99个,红金脸盆43个,红金痰盂220个…
据估计,在小沈阳扣押的资产总值约为11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约15年的国库收入。据说小沈阳的旧居恭王府里还有未被发现的宝藏。尽管小沈阳生前享有巨大的荣誉和荣耀,但他不可避免地死于腐败、贿赂和任人唯亲。隆帝死后没几天,就被嘉庆帝以“二十条罪状”处死,背上了千古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