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中药和植物-白茅根)的功效和作用
中药常用白茅根,植物也很常见,但就是这种很常见的中药。据我所知,经常有混淆和“造假”。而且这种“假货”的出现,不一定是利益驱动(不值钱),主要还是和无知、认识不清有关。原因是几种禾本科植物的叶和根与白茅根非常相似,根茎呈白色,多节,味甘。在万荣县,民间群众和一些民间中医把其他植物的根叫做白茅根。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知识,尽量减少误用和误用,以保证疗效。
一、关于拉浪草的原始植物:
草、白草、毛香等。禾本科植物和我不知道名字的植物的根很容易被混淆为白茅根状茎。熟悉这些知识的人可能会觉得很容易区分,但对于普通大众和普通中医来说就很难了。
关于拉浪草根的由来,《纲要》说:“拉浪草有几种,夏花为第一,秋花为第二。这两个东西功能差不多,只是名字不一样。《诗经》说,白花第一,白草第二。”别录》不区分毛与坚奈,意思是说毛根是土坎,土金,有名的没用,土金是土坚。这两样东西的根都像筋。”时至今日,区分毛与剑已经不成问题,但要细分毛却很难。
最后两张,4月6日的沙滩。白色的叶子还很小,已经开花结果了。
中国药典:“本品为白茅根的干燥根茎。少校(NEES),禾本科植物。”从拉丁文分析,“白茅”应该是《中国植物志》中的丝草(大白茅),而不是植物白茅。
我根本不懂拉丁语。复制如下:
药典中的白茅(NEES)
中国植物志:思茅白茅变种。少校(NEES) C.E .哈伯德(现修正为:mperata cylindrica var .专业)
中国植物志:白茅。
在《中国植物志》“思茅”一章中,也有这样的介绍:“思茅(本草纲目)毛针(本草图解)、茅根(植物名称一览表)、拉浪草根(本草注释)、思茅草根(中药)”。在《中国植物志》中,白茅根的起源也在《本草注》中注明,也就是说,白茅根指的是思茅(大白茅根)和白茅根,后世医家多以此为据。况且一般药农和中医也很难区分这两个品种。
(药典中的植物名称与植物学名称没有联系,给学习带来很多困难和不便。例如,白茅的根茎。主要(NEES) C.E. Hubbard,禾本科植物,应改为:本品为白茅根的干燥根茎。少校。”)个人看法,不喜欢忽略。
5月21日万全谷峰
5月21日,万全谷峰。
毛和白茅根很像,可以说是“双胞胎”。也许只有植物学家才能区分它们。估计一般的“药农”都得分清楚。
看看下面几种常见植物的花期和果期,有助于我们了解:
华茂的花期是4月到6月。这时候叶子还很低,先开花。
白茅(思茅):花期5-8月。白草的花期是7月到10月。
毛祥华的水果期是从六月到九月。
花期为8月至10月。
开花结果期摘自《中国植物志》,地理位置不同。如果秋天有花,那肯定不是白茅!
5月18日鸡王山
5月18日鸡王山
5月18日鸡王山
我认为严格按照药典,思茅的根是正宗的。其实从历史沿革和实际情况来看,思茅和白茅的词根都可以作为白茅。其他的,当然都是假的!
二、白茅根的药用价值:
①《本草经》注。(节选)
味甘、寒、无毒。主治:疲劳、体虚、补中、益气、祛瘀、化瘀、寒热、小便、泄泻、通淋、解表、止渴、强筋、崩漏。长期为他人服务。它的幼苗:主发射。阿兰根、阿如根、侃、金、。楚地谷田,六月摘根。
(2)中国药典:(节选)
【性状】本品为长圆柱形,长30 ~ 60cm,直径0.2~0.4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稍有光泽,有纵向皱纹,结节明显,稍突出,节间不同,一般长1.5 ~ 3厘米。体轻,稍脆,皮白,裂纹多,放射状排列,淡黄色柱状,易从皮上剥落。气微,味微甜。
【性味与归经】甘寒。肺、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吐血、鼻衄、血尿、发热、烦渴、湿热黄疸、水肿、少尿、热淋、涩痛。
【用法用量】9 ~ 30g。
柏根剖面
柏根剖面
三、现代药理研究:
1.利尿作用:
2.止血效果:
3.抗菌效果:
4.对心肌摄取86Rb的影响:腔内注射白茅根水醇综合提取物可增加小鼠心肌对86Rb的摄取。
5.其他作用:白茅根中所含的薏苡能抑制骨骼肌的收缩和代谢。此外,它还有镇静、解热和镇痛的作用。另据报道,白茅根没有解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