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提问,就言归正传,说二嫁或者三嫁的原因:
1、迫于汉朝皇帝的旨意。
王昭君首任丈夫去世以后,王昭君向汉朝上书,求回归祖国、家乡。但当时的皇帝汉成帝敕令“从胡俗”。因此王昭君不得不再次出嫁。一个弱女子的自由、尊严,在封建国家利益面前,是不值一提的。
2、从于匈奴的收继婚制度。
所谓收继婚制度,指的是兄弟亡故收其寡妻为已妻,包括兄收弟媳和弟收兄嫂,子收庶母或父妾为妻。按照现代社会伦理,这是难以接受的。不过在中国古代的早期,在其它民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王昭君嫁去匈奴,一个弱女子,只用屈从于当地的风俗。
绝世美女王昭君为何先后嫁给父子三人?
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父子三人皆被王昭君的美色所迷惑,我个人觉得就是因为匈奴人的继位同时还要过继上一任君王妻子的制度。
当然,因为王昭君是一位绝世美女,还有着“沉鱼落雁”中的“落雁”一称,那父子三人喜爱王昭君的美色也肯定是原因之一。
王昭君本来只是一位小小的宫女,后来机缘巧合遇上了匈奴人主动对汉朝示好,而当时的汉朝国力衰败,也正为打不过匈奴而着急。看见匈奴人主动提出和亲,汉朝也是十分爽快的就答应了。
当时的汉元帝,因为不想自己的女儿嫁去匈奴和亲,便从宫中众多宫女中,挑选出一位封为公主,令其远嫁匈奴。
人们都知道,王昭君远嫁匈奴带去了许多匈奴没有的特色东西,因此很受匈奴人的爱戴,再加上她绝世的美色,或许在匈奴人眼中她就是一位“天仙”。
按常理来说,这样的一位天仙在匈奴应该生活得很好,可是事实也并非如此。刚嫁到匈奴时,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相亲相爱,生下了一个儿子。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呼韩邪单于就病死了。
而根据匈奴人的制度,上一任君王的妻子是会被过继给下一任君王的。而传说王昭君在这期间,也曾上汉元帝发出过请求回朝的申请,可是却被汉元帝以“胡俗”为由给拒绝了。
没办法,王昭君只能继续生活在匈奴。跟着她的第二任丈夫他们生活了11年,生了两个女儿。后来她的第二任丈夫也不幸病故,王昭君又被迫嫁给了她的第三任丈夫,他们又一起生活了5年,生下了一个孩子。
最后,王昭君因抑郁病逝,享年38岁。就她因抑郁病逝这一点来看,可惜,真的是可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位绝世美女,就此沦为了生育的工具。
古代王昭君的老公是谁
王昭君一生嫁过两个丈夫,呼韩邪单于、复株累若鞮单于。
1、呼韩邪单于
呼韩邪单于(hūhányé chányú)(?~公元前31年)。西汉后期匈奴单于。前58~前31年在位。名稽侯珊。虚闾权渠单于之子。他是之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匈奴单于,因迎娶王昭君而广为人所知。
2、复株累若鞮单于
复株累单于为呼韩邪单于的长子,母亲是呼衍王的小女儿,号称大阏氏。呼韩邪在死前立他继任单于,“约令传国与弟”。
复株累继位后复娶王昭君,两人生了两个女儿,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
复株累在位11年(前31年-前20年),“约令传国与弟”,死后由同母弟且糜胥(搜谐若鞮单于)继任单于。
他在位期间,沿袭其父的遗志,积极改善与汉朝的关系,开放边塞汉匈贸易,首次以买卖的和平方式来取代匈奴百年来野蛮掠夺的时代。
此外,他还能与匈奴周边的乌孙、大宛、龟慈、康居、月氏、楼兰等三十多个西域临国友好相处。
他继承了父亲的一切财产,包括王昭君即宁胡阏氏,与其育有须卜居次,当于居次两位公主。
扩展资料:
史书上对王昭君的记载不多,仅仅不足150字。王昭君,名嫱,为西汉南君秭归人(今属湖北),晋代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是齐国王襄之女,因出身平民,身世详情没有考证。
17岁时被选入宫待诏。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入朝自请为女婿,元帝决定从宫人中挑选一个才貌双全的宫女,作为公主,嫁给呼韩邪。
王昭君深明大义,主动请行。昭君出塞,实现了匈奴人民向往和平愿望,呼韩邪单于封她为“宁胡阏氏(阏氏为匈奴语,王后之意)”。
昭君去世后,她的女儿须卜居次、当云居次、外孙大且渠奢、侄子王歙和王飒等人,都继续为汉匈和平友好做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