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本段]职业经历
姜凯出生于上海,父亲是位画家,原本期望子承父业。小时候,画素描,特别枯燥,特别枯燥,他父亲想让他也成为画家,他觉得,有个手艺将来能谋生,小时候看些香港电影,里面有很多都和股市有关,他就觉得股票是一个能发大财的机会,这是他股市情结的萌芽。 中学赴美,那个抱怨“上海数学太难”的孩子在异国开了窍,成为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队队员,随后进入伊利诺伊大学读金融,大学期间姜凯主要做三件事:学习、炒股和创业,经他自己概括:学习靠后,重点炒股,创业失败。 那时候互联网兴起,雅虎和网景刚开始,姜凯也雇了几个同 姜凯与黄奕的婚纱照学一起创业做网站,做了一个分类广告网站,专门推销旧汽车。姜凯亲自跑车行,跟他们说,把这些车子的照片和信息放这网站上,价钱要比报纸低。很多车行那时候确实很想做这生意。大学期间最主要的一件事还是做股票,他家并不富裕,供姜凯读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当时姜凯就弄了点助学金和贷款炒股票。 和大多数人一样,姜凯也曾捧读《格雷厄姆论价值投资》之类的投资圣经,依照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理论,集中投资低估的、低持有的、低关注的公司,但书上提到的那种价值股确实很少,姜凯买了以后不是继续往上涨,而是继续往下掉,很奇怪的,那时亏了也有5、6万美金。几番折腾,姜凯得出结论:价值投资理论对时代的胃口来说太慢了,"有句话:当你找到开启华尔街这扇门钥匙的时候,他们把锁换了",这以后,他抛弃"三低"策略,将对市盈率较低股票的关注点转向高新科技行业的一些高成长性股票。结合自己的数理优势,姜凯还独创了一套选股模型,利用计算机程序,排除汇率、利息、经济成长率等40多种左右股市波动的干扰因素,用以预测股票不同阶段的涨跌情况。结果他赚了不少钱。 1996年,姜凯大学毕业,成为瑞士银行交易员。2年后,客户中的一位地产商相中其才干,一下投资60万美金,凭借这之一桶金,姜凯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对冲基金--龙基金。1997年,1年间姜凯把他的钱翻了1倍,他在其他银行从没拿过那么多,在银行做交易员只能领工资,而操作对冲基金的回报率迅速翻高。 1998年姜凯刚入行时全球对冲基金仅有1万来个,而今,对冲基金的规模已经难以计数。姜凯只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股票。创立至今,姜凯的对冲基金年均回报率为47%,换言之,假如1998年交给他100万美金,现在已变成3200万美金。2001年至2003年中华对冲基金在美国行业排行榜上连居首位。业绩卓有成效,但姜凯却没有继续扩大基金规模。
[编辑本段]投资理念
经历了大学期间创业炒股的历练,姜凯对前辈的投资理念进行了反思。巴菲特式的“买入,持有”理论主张长期持有好股票,充分享受公司成长,从而取得更大收益。但姜凯认为,随着互联网诞生,产品周期已缩短,上市公司股价的波动性越来越大,应该采取“买进,交易”的策略,以短兵相接的交易快速获利。
“颠覆”巴菲特
投资大师格雷厄姆、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大小投资者信奉的“金科玉律”。他们认为,只有长期持有好的股票,才能真正充分享受到一家公司的成长,从而取得更大的收益。一开始,姜凯也按照这一理念来选股,但在1995年网景公司(Netscape)上市带动科技 *** 股狂潮后,他发现依靠巴菲特“Buy and Hold”(买入,持有)理论买的股票,不但没涨反而下跌。 当时,像戴尔、思科和英特尔等科技股的走势就让他感到疑惑。比如说,戴尔的市盈率一直很高,大约在40-50倍,但这只股票却一直在上涨。像类似的股票,巴菲特是不会推荐投资者购买的。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时代不同了。一方面,在1996年之前巴菲特的时代,他们追求那些成长性好、市盈率较低的股票,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不是股市的短期前景。姜凯说,在过去的传统行业里,一个产品出来,周期一般是6-7年,但在1996年 *** 股异军突起之后,高新技术行业迅猛发展,芯片的集成度每18个月就翻番,手机等数字产品的周期越来越短。一旦企业没有找到适合 姜凯与黄奕的婚纱照市场的替代品,竞争对手就会占领市场,导致企业的盈利受影响,进而引发股价的波动。在波动性更大的股市,姜凯认为,“Buy and deal”(买入,交易)的方式更有优势。 另一方面,投资者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在过去,投资者的心态相对理性,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出现之后,人人都可以买卖股票,市场上形成了两股“平行的力量”,一是机构投资者,一是所谓的散户。姜凯认为,机构投资者和散户的投资策略是不同的。机构投资者更多地是看公司的基本面情况,比如公司的现金流、经营状况等;而散户投资者则更多地依靠技术分析或小道消息,心态上趋于非理性。正因为有这两种“平行的力量”,使得股价波动较大,客观上给类似对冲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套利机会。 姜凯认为,目前只有一样东西可以“买入,持有”,那就是指数。在他看来,随着人口的增长、资源的不断减少,优秀公司数量有限,股市的指数会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