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山西突围
两座资源型省份——山西与内蒙古之间的竞争同样胶着。
过去五年,山西实现四次排位晋级,成为搅动区域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而回顾“十三五”时期,内蒙古的经济总量一直要更胜一筹,但山西在2020年实现逆转,并将差距锁定在577亿元,这个数字在2021年进一步扩大至2075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山西已跟内蒙古拉开1817亿元的差距。
这种你追我赶也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今年前三季度,山西和内蒙古经济增速分别为5.3%和5.0%,均大幅跑赢全国大盘。在能源需求扩大背景下,近两年两个省份工业支撑尤为明显,山西、内蒙古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9.7%和8.9%。
今年前三季度,两地均实现规上工业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其中,内蒙古1-8月规上工业企业分别实现营收和利润总额18377.5亿元、2824.7亿元,同比增长25.5%、45.5%。
这种资源优势也带动当地财政收入大幅增长。今年1-8月,山西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和利润分别为25415.6亿元、2817.1亿元,分别增长31.2%、60%。这也带动其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6.1%,达到2704.4亿元。
虽然当前“日子比较好过”,但山西并非没有危机感。此前,在山西省委宣传部举行的“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透露,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在以煤炭、电力、焦炭等传统产业为主体的支柱性产业之外,实现了高端装备、新材料、数字经济、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元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山西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汽车制造和食品工业等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75.7%、55.6%、35.1%和19.8%。
值得注意的是,山西异军突起的经济增速,已开始对GDP一直排在其前列的广西构成压力。
2020年,广西还大幅领先山西4285亿元;2021年,山西、内蒙古分别凭借4754亿元和3256亿元的增量双双突破2万亿元,山西与广西的差距缩小也至2150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广西、山西和内蒙古GDP分别为18865.88亿元、18026.35亿元和16209亿元。凭借着强劲的经济增长,山西与广西的距离已经缩小至800余亿元,并非不可逾越。但能否最终完成“抢位”,悬念还将留给年末揭晓。
文字 | 淡忠奎 余蕊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