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领导人在中共二十大后密集访华,释放何种信号?多国领导人在中共二十大后密集访华,释放何种信号?
即将到来的11月,中国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首批受邀访华的外国领导人。其中既有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又有党际交往,既有来自亚洲的巴基斯坦、越南,也有来自非洲的坦桑尼亚。此外,德国总理朔尔茨也表示要在近期访华。多位高朋自远方来,热络且熟悉。
这几国领导人将于11月初密集访华
10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宣布: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萨米娅·苏卢胡·哈桑将于11月2日至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前一天(26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宣布: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将于11月1日起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10月25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发言人胡兆明宣布: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将于10月30日至11月2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另据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参加完欧盟国家领导人峰会后,向媒体表示将于11月初率领一个政府代表团访问中国。2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目前没有可以发布的消息”。
中方新一轮主场外交即将拉开帷幕。多国领导人来华访问的密集程度和时间点,既反映出世界各国对于中共二十大的关注程度,同时也凸显了各方望与中国增进友谊的期待。
深圳卫视直新闻注意到,11月初多国领导人访华均有特殊性,将达成多个“首次”。
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总统哈桑将是中方在中共二十大后接待的首位非洲国家元首。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今天(2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介绍,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将为哈桑总统举行欢迎仪式和欢迎宴会,两国元首将举行会谈并共同出席合作文件签字仪式。李克强总理、栗战书委员长将分别会见哈桑总统。
坦桑尼亚总统哈桑
值得一提的是,坦桑尼亚是习近平2013年就任国家主席后非洲之行的首站。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在坦桑尼亚提出的“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现已成为指导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基本政策理念。同年,“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提出。自那时起,连接非洲不同地区的许多项目均取得积极成效。作为中非友谊象征,连接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坦赞铁路至今仍是中国最大的援外项目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贺文萍对深圳卫视直新闻表示,坦桑尼亚是中国在非洲的“铁杆朋友”。中坦两国在治国理政交流方面始终走在前列。尼雷尔领导力学院就是很好的例子,该学院是专门为非洲国家培养党政干部的学校,也是中非友好与合作的重要象征。哈桑总统在中共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即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既彰显出中坦友谊的深厚,同时也表明了坦桑尼亚对华外交的积极性,抓住加强治国理政交流的好契机。
尼雷尔领导力学院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此次访问是其就任后首次访华。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2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介绍,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将会见夏巴兹总理,李克强总理将同夏巴兹总理举行会谈、栗战书委员长将同夏巴兹总理举行会见,两国领导人将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同规划和引领中巴关系发展蓝图。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
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和“铁杆”朋友。深圳卫视直新闻注意到,中巴双方此次均表达了对于夏巴兹访华的期待。巴基斯坦计划发展部部长伊克巴尔25日表示,期待将中巴经济走廊合作推向新高度。巴基斯坦和中国对于全球问题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期待在这次访问中,两国能就全球问题、地区问题和双边问题进行非常广泛的讨论。伊克巴尔表示,巴方愿学习中国经验,帮助巴基斯坦实现跨越式发展。希望通过合作,能够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