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朱桦老公】专题聆听四户“最美家庭”的真情故事——平淡从容宛如歌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2-11-09
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们只是做了一件每个健康公民都应该做的事,不值一提。”徐淑芳说的这个平凡小事,坚持下来并不容易,夫妻俩坚持献血15年,献血总量达114600毫升。按照一个成人全身约5000毫升的血液量计算,他们奉献了近24个成人的血量。正是这些点滴鲜血汇成大爱,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献血最初源于一个报恩故事。22年前,徐淑芳分娩时遭遇大出血,情况十分危急,幸运的是当时有好心人献了800毫升血,使母子两人转危为安。“是社会的爱心帮我渡过了难关,我也要以同样的方式来回报社会。”心怀感激的徐淑芳2003年6月第一次登上了献血车,袖子一挽就是十几年,是衢州市献血奖最高荣誉香樟奖的第一位女性获得者。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之前从没想过她会去献血。”王逢龙说妻子特别害怕针头,就连输液时的小针头都不敢直视,发现妻子的举动他很惊讶。一开始,王逢龙也担心献血会对妻子身体有影响。“正确的献血不仅对身体没危害,还会促进新陈代谢。”徐淑芳身体力行,还时不时把学到的献血知识在家“宣讲”,不久后,王逢龙也加入到献血队伍中。让夫妻俩惊喜的是,他们的儿子也以一本献血证作为成人礼宣告自己的成长。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献血次数多了,夫妻俩成了献血站的老熟人,有紧急血液需求时,工作人员马上打电话询问,有献血联谊活动时也会邀请他们一起参加。一次,在参加活动时,王逢龙夫妇得知血小板这类的成分血在临床急救中作用更大,且比起一年最多捐两次全血,血小板可捐次数更多。撸起袖子,两人便开始不定期跑到市献血中心捐献血小板。“他们是我们市名副其实的献血冠军夫妇。”衢州市献血办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到2017年底,徐淑芳无偿献血次数达81次,王逢龙的献血数也超70次。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每年的12月24日是徐淑芳和王逢龙的结婚纪念日,与一般用鲜花、礼物表达情意不同,在这一天,两人选择用携手献血这一独特方式来庆祝。“特殊的日子要以特殊的方式来纪念。”夫妻俩异口同声回答,透露着别样的甜蜜。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为了维护献血这个特别的“爱好”,夫妻俩格外注意养生。“如果有需要,我们随时准备献血。”王逢龙说,献血前提是拥有良好的健康状态,哪怕感冒吃药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平时两人每天都会运动锻炼,在换季、天气忽冷忽热等疾病高发期前,更是加强预防,及时增减衣物。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今年4月,夫妻俩又一起献了血。“献血最大年龄限制是60岁,我希望自己能一直献到60岁。”今年49岁的徐淑芳说,平凡的他们能以这种方式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徐兰芳家庭——念恩情,一分一厘还捐款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颁奖词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段还债经历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映照着平凡人生的崇高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以勤为径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以俭为本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你们质朴地微笑着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辛勤勾勒家的和谐美卷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早上5时,天刚蒙蒙亮,67岁的徐兰芳就起床了,把鱼干、梅干菜等干货一箱一箱搬上木质平板车,推车往3公里外的菜场走去,开始一天的生意。十几年如一日,她心里装着事儿。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徐兰芳是宁波鄞州区塘溪镇塘头村的村民。16年前,她的丈夫身患尿毒症,高昂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不堪重负。亲戚、朋友和镇村资助了徐兰芳家近30万元,村民们也纷纷解囊相助,你50元我100元地捐款。正是这些救命钱,让徐兰芳的丈夫得以完成换肾手术。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3年前,徐兰芳的丈夫不幸去世,临走时叮嘱徐兰芳:“一定要想办法把钱还回去。”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徐兰芳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右脚行动不便,干不了重活。丈夫生病后,为了维持生计,偿还债务,她在镇里的菜场卖干货谋生,菜场管理方知道她家里贫困,一年1800元的摊位费只收了她300元。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每隔10天,徐兰芳就要坐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去城里的批发市场进货,隔壁有车的摊贩经常会免费帮她带货。两个女儿心疼母亲,也时常起早陪着母亲去进货。即便这样,生意也是时好时坏,勉强维持生计。载货的木质手推车用了十几年,如今已经换了第二辆。L8R拜客生活常识网

“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要铭记在心。”徐兰芳心里念着这个事儿。如今终于把28户村民当年捐助的4000多元钱还清了。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