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孵蛋法,鸽子一般在孵蛋五、六天时和12、13天时,归巢速度要相对快一点。
B、出雏法。就是在集鸽时正好小鸽敲壳或者出壳三天内,这样做有时会因为天气原因推迟比赛,所以你要在集鸽前17-18天时放一个蛋,再在15天时放一个,以防止由于天气原因推迟比赛(如果推迟你就要把第一个蛋扔了)。
C、恋偶法(针对雄),就是集鸽前两天把雌鸽捉走,在集鸽前半小时放进去,使用此法要注意要在集鸽前两小时喂食,否则雄鸽会不思饮食。但也要观察有的赛鸽在捉走其配偶时会不思饮食,这说明此羽赛鸽不适用此法。
D、争巢法。方法同上,不同的是捉走雄鸽,让其窝被其他雄鸽占去,这样你在集鸽前喂食再放进原棚,让其与争其窝的雄鸽打一会儿就捉走比赛,这样有利于速度加快。
信鸽的训放方法
训放年龄
很多鸽友会在幼鸽出壳长到两个多月、三个月的时候就开始训放,这样的训放并不好,因为这时的幼鸽身体尚未发育完全,训放的大运动量飞行过度疲劳会留下后遗症,况且鸽子年龄太小,容易丢鸽。不论是早熟还是晚熟品种,还是长到四个月左右开始训放比较好,不容易丢鸽。好比小孩要长到六、七岁开始上小学一年级一样,两三岁的小孩虽然也有的很懂事,但如果要他学习一年级的知识会很困难,可让他长到十一二岁,别人开始上中学了才让他上小学一年级也不科学,没有得到早期开发训练,对其今后成长十分不利。
训放距离
有的书上讲到,训放是从距鸽棚1公里的地方开始,以1、2、4、8……这样的方式倍增,而且是先像这样四面都训放到50公里,再顺赛线方向进行更远的训放。这样的训放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对上班族来说很难做到。现在大多数人都是进行“应试 教育 ”——只顺着赛线方向进行训练,而且4月龄的鸽子一般是从10至15公里左右开始倍增。
另外,也有的鸽友不用倍增的方法训放,而是采取多放近站然后直接放较远的站的方法。比如用倍增的方法放到60公里,在同一地点连续放两三次60,然后直接放200,据说这样的方法也不错。看一些杂志介绍,老上海鸽界的前辈们放鸽是“三站到500”,好的鸽子归巢应该不成问题,可在分速都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四位的今天,这样的训放是很难看到榜上有名的。
训放地选择
训放地一般选择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周围环境安静,没有太多的大树、电线等障碍物的地方。特别不要选在四面高楼环绕,中间成个天井的地方,那样开笼后鸽子不能很快拔高,飞到他人窗口、阳台这些地方容易被逮被抓,对训放极为不利。开笼后鸽子回家的方向也不宜有面积很宽的水域,因为内陆的鸽子一出笼便看到一望无际的水面会对鸽子造成心理上的恐惧。
合理休息
在到达训放地以后,要让鸽子休息一段时间,也就是很多鸽友说的歇笼,让鸽子缓解在运输途中产生的疲劳,同时也适应周围环境。
在训放后也应让鸽子有一定的休息时间,调整好状态,准备迎接下一次的训放或比赛。只有健康的鸽子才能顺利归巢,只有状态好的鸽子才能赢得比赛。
信鸽的养殖方法
一、信鸽棚的选择和构造 鸽棚(舍)的选择与构造是信鸽饲养者的第一步。鸽棚的位置和方向、鸽棚的大小等工作解决好,十分有利于以后的饲养。 鸽棚的位置应选择朝南的方向为佳,地势宜高。这样阳光充足、空气流通。鸽子需要干燥的住处,同时需要干燥的空气。
它们不怕冷,并不需要很温暖的环境,但是暖和一点的环境对鸽子的发育会有所帮助。一个较为合理的鸽棚应该是:不管鸽棚外面的气温是何等的热,或者是何等的冷,在鸽棚内总要比外面舒服一些。无论外面是下雨还是潮湿的阴雨天气,都应该要使鸽子的羽毛不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
当然,不是每一个鸽棚都能做到这个程度。但这也不是说建在地面上的鸽舍一点都没有办法改善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加以改善,把一些不利于鸽子健康的环境加以改变。建在地面上的鸽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鸽棚不要直接砌在地上,应离地面半米,这样鸽棚里潮气就少了。
第二,鸽棚内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选择朝南方向)、占地面积要大一些,不宜太高(房高以两米左右为好)。
第三,鸽棚的门窗构造要安全,切莫让黄鼠狼、野猫或蛇等动物侵扰。不管是阁楼上的鸽棚还是地面上的鸽棚都应该掌握好不能让强风直吹,但是必须要有空气柔和地通过鸽棚。所以我们绝对不可把鸽棚盖成密不通风、没有窗子的盒式样子。如鸽子多鸽棚大,就应该有适当通风的窗子,当然鸽棚的窗子不可以开的太多。 鸽棚建筑时使用的材料不能马虎,无论鸽棚的顶和四周墙壁要注意质量,经久耐用。 鸽棚里面的鸽窝应该建在鸽棚四周的墙壁上。鸽窝的多少应根据鸽子的数量而定,鸽窝可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做成二格格的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