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的寿命通常为几百万年到几百亿年不等,当它们内部的氢燃料耗尽后,就会走向生命的最后阶段。

曾让恒星诞生的万有引力此刻变成了死亡的号角,熄灭后的内核无法抵抗外部的引力,于是发生坍缩爆炸,小于八倍太阳质量的恒星遗留下一颗白矮星的内核,而如果质量足够大,则可能会演变成宇宙中最极端的天体:黑洞。

恒星的寿命和它的质量密切相关,质量越大,内部氢氦核聚变的速度就越快,寿命也就越短,考虑到银河系的历史能够追溯到130多亿年前,可以合理地推测,如今的银河系应该存在着巨量的黑洞。
那么距离地球最近的黑洞有多近?
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记录也在不断被刷新,黑洞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11月4日,由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和普朗克研究所的天文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迄今为止距离地球最近的黑洞,大约只有之前记录的一半距离。

黑洞的引力如此强大,以至于连光都无法逃脱,所以我们不能直接观测到黑洞,不过当它们将其他天体拉入自己的吸积盘时,一些高速运动的尘埃和气体会发出X射线,使得一些大型的望远镜可以观测到高能光。

但还有一些黑洞,它们并不是那么活跃,于是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替代技术:黑洞的引力会对周围的恒星运动轨迹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观察宇宙中一些轨道异常的恒星,就可以间接推测出黑洞的存在。
利用这种方法,研究团队找到了这颗黑洞,他们分析了盖亚卫星发回的168065颗恒星轨迹运动数据,最终发现了一颗明显异常的恒星。

这是一颗和太阳类似的黄矮星,位于距离地球1560光年外的蛇夫座,研究人员发现,这颗恒星的轨道是椭圆形,似乎在围绕着中心的一个“点”运动,但它的运动显示出了一定的不规则性,这表明有某种巨大的且看不见的东西在牵引着它。
随后研究人员使用双子座北望远镜对该恒星进行了更详细的观测,进一步证实了那里的确存在另一个天体,并确定了它精确的轨道周期。

事实上,这颗黄矮星和它的伴星都在围绕中间共同的质心运动,根据估算,伴星的质量大约为太阳的十倍,每186个地球日完成对质心的一次公转,但在伴星的区域不存在任何可观测到的天体。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这颗伴星是一颗处于休眠状态的黑洞,并将其命名为“盖亚BH1”。

为进一步验证猜测,研究人员先后调用了“凯克望远镜”“甚大望远镜'"MPG/ESO望远镜"等多个设备的观测数据,其结果都显示伴星所在的区域是一片黑暗的,这意味着盖亚BH1黑洞的确存在,因此它也成为了迄今为止距离地球最近的黑洞。

有趣的是,盖亚BH1和恒星的距离非常近,大约只有1个地日距离,如此近的距离下,几乎不可能天然形成这样的双星系统,所以这颗恒星很可能并不是一开始就在这里的,或许在最初它只是一颗太空中流浪的恒星,盖亚BH1通过自身的引力捕获了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