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科学家发现距地球最近黑洞!质量是太阳10倍,潜伏在我们“后院”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2-11-15 黑洞   伴星   地球   质量   恒星   后院   望远镜   视界   距离   太阳   事件   发现

我们太阳系的后院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黑洞,甚至有朝一日很可能吞噬地球,乃至整个太阳系?这可不是危言耸听的谣言,而是最近天文学家的又一重大发现。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盖亚BH1:距离人类最近的黑洞

最近,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又有了最近发现,他们利用国际双子星天文台发现了人类已知的距离地球最近的黑洞,比起之前发现距离地球最近的麒麟座恒星质量黑洞足足近了三倍,只有1600光年,而黑洞的质量达到了太阳的10倍。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说起黑洞的发现,那就是科学和阴差阳错的结合。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黑洞是漆黑一片,连光都无法逃出它的魔爪。科学家无法通过直接地光学观测在太空中找到黑洞的位置。于是,他们选择通过观察恒星轨道的变化,推算出它附近可能存在着黑洞。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先是利用了位于夏威夷岛上的北双子星望远镜观测到了位于蛇夫座黑洞周围伴星的异常轨迹,天文学家巴德里对这个发现表示: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北双子星望远镜的发现毫无疑问证实:如果不是这个双星系统涵盖一颗正常的恒星和一个黑洞,我们实在找不到其他合理的天体物理学原理来解释这个现象。」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为了证实巴德里的这一想法,天文学家立刻调动了位于夏威夷的Gemini North和Keck 1望远镜、智利的Magellan Clay和MPG/ESO望远镜加以确认,并将数据与盖亚太空望远镜的观测结果相结合,大家最后一致得出结论:这个伴星系统中可能存在着黑洞,他们把这颗黑洞命名为Gaia BH1。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距离地球1600光年,会不会早晚有一天,把太阳和地球也一起吸进去啊?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后对外发表结论:这颗黑洞目前还处于休眠状态,暂时对我们人类构不成任何问题!什么,这黑洞又不是火山,怎么还有休眠的。这就要提到另一个天文学概念:“休眠黑洞”了。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还得从黑洞的形成说起,一般来说,当大质量恒星到达了生命的终点时,在强大的自身引力作用下就会发生坍塌,密度越来越高,质量却越来越小,最终就会形成恒星质量的黑洞。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宇宙中大部分的恒星系统都是双星系统,两颗恒星互相围绕着彼此进行着旋转,如果一颗恒星最终变为黑洞的话,那么一定会因为吸收伴星的能量,从而发射出高水平的X射线辐射的。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偏偏有的黑洞就是不发射这种辐射,这就是所谓的“休眠黑洞”。毕竟黑洞也不是真空吸尘器。它们并不是真的吸收靠近它们的物质并把这些物质吞进去。如果那些恒星和气体与黑洞之间有一定的安全距离,那么它们是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围绕着黑洞呈一个稳定的轨道的。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比于普通的黑洞,寻找“休眠黑洞”可谓是大海捞针,之前天文研究团队在大麦哲伦星云的狼蛛星云区域搜索了近1000颗大质量恒星,寻找可能有黑洞作为伴星的恒星。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种识别非常困难,因为目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很小,给观察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如今能在距离地球这么近的地方发现“休眠黑洞”,也可以说是天文学的一大壮举了。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那么如果这颗“休眠黑洞”有朝一日突然醒来,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会不会真的被吸进黑洞里去呢?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假设你前往黑洞,我坐在远处的太空船里看着你,因为强烈的时间膨胀效应,当你接近黑洞的时候,我会看到你的动作变得愈来愈慢。你会比我老得慢!EUO拜客生活常识网

而在飞船里的你,首先感受到的,就是黑洞确实看起来就是纯黑的噩梦,因为本身完全不发射或反射光线,任何击中黑洞的光都会被困在里面。所以当你观察黑洞时,眼睛看不到任何光子,大脑会将其解释为黑色。

相关阅读:

  • 环球时报:王力宏必须凉!
  • 恋综尺度天花板,非它莫属
  • 9.3,5分钟惊掉下巴,1小时三观没了
  • 这位华裔影后,在海外爆了!
  • 如何创造一个巨大的黑洞:让它以一个密度非常大的星团为
  • 黑洞内的时间和空间会发生什么变化?
  • 直径一厘米的黑洞质量有多大?当它靠近地球,会发生什么?
  • 拍摄黑洞的望远镜如何工作
  • 银河系中心黑洞首张照片问世
  • 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刚刚翻转了它的整个磁场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