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小鳄龟怎么养和南美小鳄龟怎么养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小鳄龟怎么饲养?
饲养小鳄龟时,在饲养设备、水质环境、温度控制、食物投喂方面都需格外注意,保证小鳄龟健康成长。
一、饲养设备
鳄龟生命力很强,既不怕冷,也不怕热,-6℃安全无恙,42℃水温也可正常生长。
其对饲养条件要求不高,可用缸、桶、盆等饲养,但以建池养殖最好。
新建的水泥池必须用清水冲洗并曝晒3天~5天后再用,使用时池底铺20厘米泥沙,池外四周还要筑起60厘米高围墙,以防龟外逃。
此外,在水池与围墙之间要铺一层细沙,以供龟上岸活动和产卵之用。
二、投食管理
刚孵出的稚龟需置于水温25℃~30℃的容器内,每日换水2次,3天后饲喂煮熟的鸡蛋、小米等混合物。
约50天左右饲喂切碎的鱼肉、螺肉、动物内脏及下脚料,90天后即可转入水泥池中饲养。
成年鳄龟的可口饵料是小鱼、小虾、螺肉、动物下脚料等,也食谷类及蔬菜等植物性饲料,但平时要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还要注意添加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钙。
每年11月份鳄龟进入冬眠状态,此时不用投饵和换水,但要注意保温工作。
三、水质管理
小鳄龟进食多,排污也多,水质极易败坏,每次喂食后应及时清除残饵,换水时彻底清洗池底并消毒。
换水时特别注意新陈水温的差异不能过大,一般不超过2~3℃。冬季进行加温时,必须测量水面和水底的温度,温差不宜超过3~5℃。否则龟极易患病。
四、小鳄龟的冬季管理
在自然条件下,每年11月至第二年的2月,小鳄龟进行冬眠。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则应根据稚龟不同的出壳时间采取不同的方法。
若7~8月左右孵出的稚龟,必须强化培育,增投营养全面的饵料,使稚龟体内贮存较多的能量,体重达10克以上。至10月下旬,使稚龟自然冬眠。
若9月下旬、10月初孵出的稚龟,因其体内贮存的物质。不能满足漫长的冬眠期龟体内能量的消耗。因此,应加装增温设施使水温恒定在28~30℃,小鳄龟则不冬眠而继续生长。
鳄龟耐粗食,生长发育快,只要有水和食物,就能正常生长发育,一般每年生长300克~800克。在饲养条件好时,年生长达450克~1100克,是龟类中生长速度最快,出肉率最高的一种龟。
怎么饲养鳄龟?
鳄龟的饲养方式
1、鳄龟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8~31℃;当环境温度低于17℃,鳄龟的活动减少;当温度低于10℃,鳄龟则进入冬眠,在低于6℃的时候进入深度冬眠,所以在饲养鳄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控好环境的温度,这对于鳄龟的健康成长来说非常重要。
2、鳄龟需要冬眠。冬眠可以促进鳄龟性成熟 ,保持其体形不走样、 延长其之后的繁殖周期,并且还可以增强乌龟对病毒的抵抗力。所以一般鳄龟在经过自然冬眠之后往往蛮力较大,同时比较凶猛好斗。不过冬眠对鳄鬼来说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冬眠会使鳄龟的生长速度变慢。如果是自然冬眠,一般在环境温度低于18℃的时候,主人需停止给鳄龟喂食,让鳄龟排泄干净其体内的储存物,待鳄龟体内的储存物排泄干净之后,才能允许进入冬眠。
3、鳄龟在饲养期间很容易会出现断尾现象,所以主人要注意避免鳄龟断尾。饲养环境过小也会导致鳄龟断尾,因为鳄龟在这样的饲养环境中 它的尾巴长期被迫处于卷曲的状态,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它的尾巴部分因为供血不足而坏死,发黑,最后脱落。另外鳄龟在摄食时的冲力容易导致它在饲养容器中后滑,从而导致其尾部因为撞在容器壁上而被折断。此外,鳄龟也可能因为水过深而导致断尾,一般来说,鳄鱼饲养所需要的水的深以等于于龟背的高度为宜,这样对饲养鳄龟更为有利,因此主人要注意控制好饲养鳄龟的水位高度。
4、另外在饲养鳄龟的过程中,鳄龟出现腐皮和脱皮的现象是常有的情况,虽然这两种都是鳄龟的常见现象,但是两者却是完全不同的情况,而由于两者的初期症状比较相似,很多龟主人都难以分辨这两种情况。不过如果注意观察的话,龟腐皮和脱皮现象还是很容易进行区分的。腐皮是龟某种皮肤病的病症,如龟腐皮病。出现腐皮的皮肤周围通常会有糜烂、变白或变黄,散发臭味等症状,并且腐皮的质地黏糊,龟腐皮病严重时可导致病龟死亡;而脱皮属于鳄龟的正常生长现象,生长速度快的鳄龟脱皮的频率更高,而脱皮代表着鳄龟成长,主人无需对此进行干预,让鳄龟自然脱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