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传统能源都是有限的,虽然我们在不断地向能源可持续化、能源清洁化发展,但我们依然无法否认的是,世界运转最依赖的仍然是那些传统能源,也就是煤炭、原油以及天然气等。
目前在开采新能源方面,我们的目光早已立足地球,辐射太空。在上个世纪,美国成功实现了载人登月,登月的目的除了探索宇宙奥秘,当然也有找寻太空能源。
随着阿波罗飞船的归来,大量的月球土壤被带回,但面对这些的土壤,他们并没能发现有什么对人类产生直接利益价值的东西。
中国的航天事业相较于美国苏联起步较晚,但在发展速度上却在国际上一骑绝尘。嫦娥探月工程是我国航天事业中的重要一环,自2004年正式启动以来,我们已经先后发射了5架探测器。
最近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更是让我们有了许多重大发现,其中就包含对月球土壤的新用途,科学家们表示,通过对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的月壤进行细致研究后发现,月壤或许能够成为火箭的燃料以及氧气的原料。
嫦娥探月工程
早期的中国在宇宙探索方面并不落后于西方国家,只不过没有赶上工业革命的发展列车,导致近代中国的科技发展脚步逐渐放缓。
好在随着经济的复苏,中国的航天事业再度有了起色,2004年,在充分衡量了自身实力后,我们正式对月球展开探测,并将一系列探测计划命名为“嫦娥工程”。
嫦娥工程总体涵盖了3个阶段、4项科学目标、5项工程目标、5大系统、8大发射计划等。其中5项工程目标之一就是探测月球土壤特性,估测月球土壤厚度以及月球土壤中氦-3的资源量。
也就是说从那时起,我们就已经在致力于寻找月球土壤为人类所用的可能性。
在所有月球探测器中,嫦娥五号所肩负的任务无疑是最重的,因为它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