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
《纽约时报》21日提到,随着天气恶化,双方都开始调整战术。有分析人士认为,在俄军迫于压力撤出后,收复赫尔松可能使乌克兰能够将军队和火炮东移到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但英国国防情报局的消息显示,俄可能会尝试重新部署从赫尔松撤出的部分部队,以加强顿涅茨克巴赫穆特附近的行动。该局还称,俄军一直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省之间的西维尔斯基-顿涅茨河附近挖掘新的战壕系统,表明他们正在做准备,“以防乌方取得进一步突破”。
与此同时,俄乌双方的互相诘难也在继续。俄国防部18日称,有视频显示乌士兵蓄意射杀逾10名俄战俘,泽连斯基及其支持者必须为此接受历史的审判。对此,乌副总理斯特凡妮希娜表示:“乌将对所谓的射杀战俘视频进行调查。”不过,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1日表示,俄将自己搜寻枪杀被俘俄军的乌军人员。
《华盛顿邮报》21日评论称,随着寒冬的临近,持续近9个月的冲突没有任何缓和的迹象,双方都准备将战斗持续到明年。俄乌都在为弹药供应紧张和疲惫不堪的军队而苦苦挣扎。事实上,双方都没有接近自己所设想的胜利。同时,俄《观点报》21日称,美国和欧洲国家正因运往乌克兰的武器库存耗尽而面临挑战。
此外,德国20日透露,在波兰导弹事件后,已向波兰提供“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波兰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布瓦什恰克21日表示,波兰提议将该系统部署在波乌边境。刚被任命为乌外交部副部长的梅利尼克20日还喊话德总理朔尔茨,敦促他向俄总统普京下“最后通牒”。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肖新新 青木 谢戎彬 王逸 柳玉鹏 甄翔】
延伸阅读:
眼下,俄乌局势依然胶着。
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最新战报称,俄军继续在顿涅茨克地区打击乌军设施和装备,俄军精确打击了位于顿涅茨克地区斯拉维扬斯克的乌军预备役训练中心。
乌克兰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则发布公告称,乌军在顿涅茨克地区的斯拉维扬斯克、巴赫穆特和阿夫杰耶夫卡三个方向击退了俄军的进攻。

资料图
自俄军撤离赫尔松市,退回到第聂伯河东岸据守后,该地区的战局再度引发外界关注。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认为,俄军正在挖战壕并筑起坚固的防线来为冬季做准备,从赫尔松的撤退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具防御性的地位。
如此看来,泽连斯基把在赫尔松取得的进展宣称成“历史性的”未免过于乐观。当然,除开战争层面的,泽连斯基恐怕还有许多的“困扰”。
美国媒体近日报道称,美国正在向乌克兰施压,要求它对与莫斯科和谈持开放态度。
与此同时,美国一些高级官员开始鼓励乌克兰考虑与俄罗斯开启谈判。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在前段时间表示,乌军预计难以收复在战争中失去的全部领土。乌克兰军事上的胜利也许无法通过军事手段实现。他表示,现在存在“谈判的机会之窗”。
不过,对于美方的表态,乌克兰方面并不认同。
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米哈伊洛·波多利亚克表示,西方试图劝说乌克兰在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后同莫斯科会谈,这种做法是“奇怪的”,相当于要求乌克兰投降。

资料图
也有部分美国专家认为,米利不能完全代表华盛顿,并认为美国应该增加武器供应,帮助乌克兰彻底击败俄军,放慢速度并不是正确的做法。
其实,俄乌冲突这场“拉锯战”掺杂了许多因素影响,战争到底何时结束、并且以何种形势结束都充满了太多种可能。
但是,唯一能确定的是,这场冲突不仅给俄乌带来影响,同时也对世界产生了影响。
近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结束了两天的讨论后闭幕,通过的领导人宣言中围绕俄乌冲突强调“给世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并对能源价格上涨导致的通胀加速和粮食的不安全性加剧表达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