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镖王李尧臣:见过慈禧,把日本武士打趴,还给毛主席表演武术

《龙门镖局》中有一句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在《龙门镖局》影视剧中刻画了一些镖师的日常生活,嬉笑打骂仿佛生活永远充满快乐。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镖师的生活总是充满危险的。

李尧臣他一生练习武术,也曾经用拳法让日本人甘拜下风。他被称为“镖王”,虽然他的名字很多人没有听过,但是他的故事是很多年轻人所向往的武林生活。
“镖王”在刀尖上舔血
镖师很多时候都是拿命在挣钱,据李尧臣回忆他的镖师生活,真正押镖的生活是非常危险的。在古代,很多人吃不饱饭,只能落草为寇,为了活命,他们对待押镖的人往往会痛下毒手。
1901年,李尧臣所在的会友镖局,要押运十万两银子从保定到天津去,十万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2千万。而当时的一两银子可以买一石米,供一个人吃一个月。十万两白银几乎就是任何一伙盗匪一辈子的口粮了。

当时包括李尧臣在内的镖师,会友镖局一共有8个人押送“巨款”,没想到遇到了早就准备好打劫的宋锡鹏,他带领了二十个人来劫镖。双方交火,李尧臣这边立时就死了四个镖师。
后来还是他们突围出去叫来官兵才保住了这些钱,但是还是被劫匪走两千两白银,镖被劫,钱是要赔的,更何况还死了四个镖师,安葬费什么的也要出。自此会友镖局和宋锡鹏算是结下了大梁子。
会友镖局联合其他七家镖局对宋锡鹏展为首的盗匪展开了大清洗,直到宋锡鹏跑到东三省,都没有放过他,在一次宋锡鹏偷偷回到冀州李家庄,以李尧臣为首的四十几个高手擒住了他,押送给了官府。

会友镖局擒获宋锡鹏之后,和李尧臣一起的一些镖师被慈禧太后召见,还表演了一套拳法。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伙食非常好,但是镖师的工资并不高,普通镖师大概一个月能拿四五两银子,镖头能拿到七两左右,换算到现在,普通镖师也就是一个月挣一千左右。
危险,钱又少,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因为当时的社会下,会武术并不意味着生活就会很好,大多数老百姓能够活着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在镖局的生活中,能有很好的饭,吃饱穿暖,李尧臣已经很满足了。
惬意的学武术之路
即便进入镖局充满危机,但是吃饭不用发愁也是很大的诱惑力。可是进入镖局,成为一个镖师是很不容易的。李尧臣出生在清末,当时民不聊生,匪盗横行。他在他的家乡,学武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

大多数人从小开始学武,一方面可以强健身体,一方面还可以保卫家乡。当他长到14岁时,吃饭吃得比谁都多,家里实在养不活这个半大小子,怎么办,李尧臣只能选择出去谋生。
他到北京去了,当时的北京就是大城市,他想自己怎么活也不会饿死吧。到了北京,他开始当学徒,后来又经过别人介绍,到了会友镖局。虽然在家乡学过一些功夫,但是相对于镖局来说,他的“功夫”就够不上瞧了。
李尧臣非常幸运,一进镖局就拜宋彩臣为师。宋彩臣的叔叔是著名的拳师宋老迈,这个人的功夫在当代是很有名的,人称“神拳宋老迈”。李尧臣学会了宋老迈的独家绝学“三皇炮锤”拳法。

后来还陆续学会了刀法、枪法、水陆功夫还有暗器等等。可以说在镖局的日子,李尧臣能够吃饱饭,还能押镖挣钱,还可以和很多功夫了得的人学武术。
这样的日子对于一个痴迷武术的人来说十分惬意。除了在押镖时会遇到很多危险的事情。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