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斗门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2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装泥鱼习俗(国家级非遗项目)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装泥鱼这种地方传统手工技艺起源于清乾隆三十年间(1765年),由于泥鱼表皮非常光滑,经常在浅滩上跳跃或爬行,很难徒手捕捉,村民们根据泥鱼在泥洞里出没的习性,琢磨出了用笼子诱捕的办法,而“装”在广东方言里即“诱捕”之意。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3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斗门乾务飘色(省级非遗项目)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飘色是一种融戏剧、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的传统民俗艺术,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广东。目前,依然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艺术形式。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飘色艺术起源于广东省吴川市,其形式及原理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色板,色板上装饰着固定姿势的人物,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着,在空中手舞足蹈,飘然欲飞,故而叫飘色,属于社火表演艺术形式之一。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4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秋对歌会(省级非遗项目)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唐家湾镇鸡山村的中秋对歌会,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每年中秋之夜,村民分为东西两队进行对歌,其内容为唱山唱海唱家乡,唱人唱事唱历史,劝人向善,教人自强。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东队唱赢预示来年好江海——鱼虾大汛,西队唱赢预示来年好收成——五谷丰登。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5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七月三十装路香(省级非遗项目)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七月三十装路香这一传统习俗起初源于四邑地区,以黄杨山以北的山丘、草滩一带最为盛行,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地的水乡居民选择在地状皇的生辰日(即农历七月三十)这天集体焚香祭拜,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并将这一天定为装路香日。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七月三十装路香的民俗有几个主要的内容:一是自制香墩,二是沿路焚香祭拜,三是舞火龙。每一项内容都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多由老人和中年妇女来操办。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6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斗门赵氏家族祭礼(省级非遗项目)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斗门赵氏家族祭礼是宋朝皇族赵氏的传统祭祖仪式,自宋朝建立起,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斗门赵氏家族祭礼祭祖仪式从中原流传至珠海斗门地区的大赤坎、南门以及新会、台山等地的宋赵后裔聚居地,已有700余年。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上述地区的赵氏族人每逢春节、喜庆二事、春秋二祭,都以这种祭祖仪式,或集中在祖祠,或分散在家族内祭祀先人。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7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淇澳端午祈福巡游(省级非遗项目)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淇澳端午祈福巡游是流传于珠海市唐家湾镇淇澳村的一种民俗,始于清同治三年(1863年),为纪念1833年淇澳抗英战争30周年而举办,至今已有150余年。zcB拜客生活常识网

每年的端午节,淇澳村民将祖庙、东澳古庙、天后宫的水潮爷爷、天后娘娘、蔡二将军等塑像用清水洗净,端放在两顶轿子内,先祭过天地、呈上贡品,燃放鞭炮后,由醒狮引路,从祖庙出发,沿村中道路巡游。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