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北京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我注意到,每年冬天到来之前,绿化部门的工人师傅会拉来许多绿色的塑料挡板,把马路上隔离带里的冬青灌木遮挡保护起来,防止冬天气温太低把冬青冻死,也防止撒了融雪剂的雪水溅到冬青身上。绿化工人作业相当专业熟练,来年惊蛰过后,再把塑料挡板收起来,年复一年,年年如此。
小雪,大雪,冬至,气温不断下降,一天比一天寒冷。2020年冬天,小寒第二天,夜晚气温降至近零下20摄氏度。那一天晚上10点,我站在大钟寺公交站牌前等车,两只脚冻得生疼。第二天跑到超市里,买了一双棉鞋穿上,暖和多了。一看棉鞋上的商标,产自洛阳偃师。我在郑州生活了几十年,冬天从来没有穿过棉鞋。偃师制作棉鞋,但用不着棉鞋,销售到北京来了。
那一年,北京的石榴树冻死的不少。北土城的竹子、叶子也冻干了,直到立夏过后,才慢慢缓过劲儿来。马路隔离带上的冬青灌木丛,溜风口,有冻干叶子的。乌鸦可能有预感,冬至前,突然无影无踪了,直到第二年惊蛰过后,才看见有乌鸦飞回来。
还有帽子呢!郑州的冬天谁戴过帽子?1995年,我在省委宣传部工作,冬天看见从北京调去的部长林炎志戴一顶鸭舌帽,觉得好奇。2016年,我头一回在北京过冬,没有帽子,夜晚天冷,就把棉衣领子上连带的帽子拉起来,挡一下寒气。春节过后,我去金五星批发市场里转悠,看见有卖各式帽子的摊位,相中了一个想买,于是问了价钱。
“老板,能再便宜一点吗?反正天气也快暖和了,戴不了几天了。”我说。
“谁说的,这帽子过了五一还可以戴呢!”老板认真地说。帽子能戴过五一,我头一回听见有人说这话。
小寒大寒,滴水成冰。气温往往在零下十几摄氏度。对于社区定点定时拉着大车露天售卖蔬菜的菜贩,是个不小的考验。小区定点露天菜摊上,卖菜人怕鲜嫩的黄瓜、新鲜的绿叶青菜冻坏,菜筐上会盖上厚厚的棉被子,买菜的人就伸手在棉被子底下摸着拿菜。天气实在太冷了,卖菜人的手都冻僵了,称菜时哆哆嗦嗦。有时摊主人支起了一个不小的帐篷,帐篷里架起了电暖器吹风,这样一来,买菜的人,卖菜的人,都不冷了。
在北京,冬至这天下午,人们会纷纷涌向颐和园,在十七孔桥附近抢占最佳位置,架起长枪短炮,等待观看、拍摄金光穿洞的奇观。我也感到好奇,于是年年冬至,也会赶到那里看一回金光穿洞的妙景。
刘平 摄 北晚在线供图
天气冷,也自有冷一点儿的美好和美妙。寒风凛冽,雾霾浊气一扫而空,空气纯净透明,视野特别开阔。站在市区的十字路口,往北可以看见燕山,往西可以看见西山,有些高楼顶上甚至可以清晰地看见西山上的蜿蜒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