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者居家用药安全指导
虎杖、连翘、板蓝根、柴胡、败酱草、马鞭草、芦根、甘草。
【适应证】
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风热证,症见发热,恶风,咽痛,头痛,鼻塞,流浊涕,咳嗽等。
【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使用建议】 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见咽干、咽喉疼痛,伴有发热、流黄鼻涕、舌苔黄、吐黄痰等热像患者。
【用法和剂量】
口服。每次4粒,一天3次。
【禁忌证】
过敏体质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 本品含虎杖、败酱草、板蓝根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祛瘀排脓中药, 用药后出现腹泻、便溏、尿黄等是药物治疗作用的表现,停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
2. 建议餐后服用。
【不良反应】
【不良药物相互作用及处理措施】
本品含有甘草,建议与含有甘遂、大戟、海藻、芫花的中成药谨慎合用。
【可替代药物】
荆防败毒颗粒、清肺排毒颗粒、散寒化湿颗粒、感冒清热胶囊(颗粒)、荆防颗粒、正柴胡饮颗粒、九味羌活丸(颗粒)、四季感冒片、感冒疏风胶囊(片、颗粒)等。
09>>六神丸
【制剂与规格】
本品为黑色有光泽的小水丸;味辛辣,每1000粒重3.125克。
【成分】
牛黄、人工麝香、蟾酥、雄黄、冰片、珍珠,以百草霜为衣。
【适应证】
清凉解毒,消炎止痛。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
【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使用建议】 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见咽喉疼痛,伴有发热、流黄鼻涕、舌苔黄、吐黄痰等热像的患者。
【用法和剂量】
口服。一天3次,温开水吞服。
一岁每次服1粒,二岁每次服2粒,三岁每次服3~4粒,四岁至八岁每次服5~6粒,九岁至十岁每次服8~9粒,成年每次服10粒。
另可外敷在皮肤红肿处,取丸十数粒,用冷开水或米醋少许,盛食匙中化散,敷搽四周,每日数次常保潮润,直至肿退为止。如红肿已将出脓或已穿烂,切勿再敷。
注意:同种药品可由于不同的包装规格有不同的用法或用量,本文只供参考。如果不确定,请参看药品随带的说明书或向医生询问。
【禁忌证】
新生儿禁用;孕妇禁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本品不能含服或含化。
2.本品含蟾酥、雄黄有毒药物, 严格按用法用量使用。外用不可入眼内。
3.目前无 1 岁以下婴儿使用相关数据。
4.老人、平素体质脾胃虚弱、心脏病患者慎用。
5.本品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含有麝香, 运动员慎用。
7.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六神丸性香燥,易败胃,故宜饭后服用。凡脾胃不足、身体虚弱者应慎用或禁用。
【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含有雄黄,为砷的化合物,不宜与助消化药多酶片及胃蛋白酶合用,也不宜与抗贫血药富马酸亚铁片同服,否则会使这些药物降效或失效;更不宜与解痉止痛药阿托品等联用,否则会促使雄黄氧化,发生毒性反应。
本品中的蟾酥具有强心作用,与地高辛等洋地黄制剂同用可能导致强心甙中毒。
【可替代药物】
清咽滴丸、清喉利咽颗粒、利咽解毒颗粒
10>>清咽滴丸
【制剂与规格】
20mg/丸,80丸*1瓶
【成分】
薄荷脑、青黛、冰片、诃子、甘草、人工牛黄
【适应证】
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用于风热喉痹,咽痛,咽干,口渴;或微恶风,发热,咽部红肿,急性咽炎见上述症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