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苏州暑假去哪里旅游好玩(持续更新)
图源:苏州太湖西山岛官微
唐代大诗人刘长卿当年寻找贺九,但是不凑巧没找到,便种下了这棵樟树还留下诗句“故人不在明月在,谁见孤舟来去时”。
于是这棵千年古树,便一直驻守在村口,守护着一方风水也让后代人对明月湾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9、古樟园
园内有两棵古樟树,一宋一元古樟园也因它而出名。
宋代古樟挺拔舒展,端庄雍容,干粗8米有余元代古樟拔地而起气宇轩昂,干粗将近5米这两棵翠苍入画的古樟,交枝接叶,遮天蔽地,气势恢宏、丰姿不凡。
10、古建筑
01、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建于乾隆49年,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坐北朝南,面积足足有930平方米。
这门前台阶,是明月湾古村特色之一,越走越高,象征官越升越高,取了“步步高升”之意。
门边这两块圆圆的石头便是我们口中常说的“户对”,行话叫抱鼓石。
“彝伦悠叙”,门匾之意是指祖宗遗留下来的好的家规家风我们一直要保持。
两边柱子挂着一幅对联,“守古老家风唯孝唯友,教后来恒业曰读曰耕”,意思是作为一个古老的家风,对朋友和善,对老人孝顺,以后不管做什么一定要累积经验。
02、礼和堂
礼和堂,俗称吴家老宅,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5年),坐北朝南,占地450平方米。建筑均高两层,分成东西两路,西路为主轴,依次设大厅和内厅,东路为门厅和书房。
南寿轩,是书斋的名字,据说是由古人字号(吴廷枢:字载南,号寿轩)命名的。
书房内陈设非常讲究,除了台、椅、茶几之外,还挂有字画对联。
03、邓氏宗祠
裕耕堂,建于清嘉庆年四年(1799),民国年间由邓家买下,并改今名。整个祠堂坐北朝南,是明月湾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之一。
来邓氏宗祠,少不了要参观暴式昭纪念馆。门口3米高的花岗石格外引人注目,上刻文字“世上穷官谁与比,罢官不见炊烟起”。
04、石板街石板街
村内的石板街堪称江南一绝,长1146米,4568块花岗条石组成。上面走人,下面是沟渠,清乾隆年间修建的石板街它由4560块花岗石铺就下面是排水沟能够迅速排干雨水和山洪因此有“古有明月湾,雨后穿绣鞋”的说法。
11、石公山
石公山三面环水,日月同辉亭临水而建,是近距离观赏太湖美景的绝佳之地。前方,湖中三山、龙床、笠帽、大姑山、小姑山等岛礁星罗棋布,湖光山色,举目入画。西南,茫茫太湖,水天一色,湖天相连,烟波浩渺,气势壮阔。湖东,洞庭东山峰峦叠翠,构成山外山,岛中岛,湖外湖,天外天的壮丽景观。每当夕阳西下,晚霞笼罩下的太湖湖面波光粼粼,点点渔帆,水波荡漾,“烟霞环绕三山外,吴越平分一水间”。
图源:苏州太湖西山岛官微
12、雕花楼
西山雕花楼的原名是“仁本堂”取自“以仁为本、礼为教本”的意思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徐氏后人在康熙、乾隆、咸丰、道光四个朝代中陆陆续续的添砖加瓦、慢慢的修建而成如今的雕花楼。
这座留存着明清历史的建筑群拥有着巧夺天工的雕刻其中的梁柱、门楣、长窗到处都是美妙的木雕花饰其门楼和照壁、墙体则是用沉稳厚重的砖雕而成。从大的砖雕匾额,到小的木雕花窗,或花鸟鱼虫,或戏文故事,绝无雷同。
雕花楼内的清新绿意也实属一处天然氧吧,从门楼、大厅再到客房,好似行走于自家住宅。在浪漫的雕花楼里,遇见触动心弦的你~
13、天王坞
天王坞位于西山大昆山北的深林密处无人居住,也鲜有游人是拥有乡间野趣和自然风光的绝色山坞堪称西山岛上的“小九寨沟”。
四周青山环绕,碧水泛蓝绿犹如小九寨般清澈山上是附近著名的徒步步道和TA在郁葱山间攀爬一起探寻山间的秘境吧~除去了文人墨客的游迹,人工雕琢的痕迹,天王坞笼罩在一片自然诗意中。自然的山、自然的水、自然的花草树木......无一不让人沉醉。
14、横山岛
位于西山岛以北面积0.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79米居住着600多位村民很多人家都是开门见湖享受着都市人艳羡的太湖生活。这里的民居依山傍水没有深宅大院的气势但也与山势结合得巧妙为横山增色不少。登上横山顶山底的民居、横山岛大堤和大大小小的岛屿尽收眼底湖中山连着山,宛如一幅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