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关系的发展,也是马科斯当选总统后的一大看点。他此次访华释放哪些信号?
钱峰表示:“此前,由于阿基诺三世政府在对华交往上采取对抗做法,导致中菲关系跌入谷底。2016年杜特尔特执政后主动调整外交政策,中菲关系历经转圜、巩固、提升三个阶段,双边关系重返健康发展轨道,如今两国合作再拾强劲发展势头。”
延续着家族传统,马科斯一直对中国持较友好态度。钱峰认为这样的趋势将持续。
“马科斯家族长期与中国保持友好往来。老马科斯开启了中菲建交的历史。马科斯也一直认为其父推动中菲建交是正确选择。”
从表现上看,马科斯以往对华言论总体上较为温和。即使在中菲关系因“南海仲裁案”出现紧张时,马科斯也保持温和中立。
2022年1月,马科斯曾表示,“中国是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对华关系影响菲经济发展”。
近年来,海上问题是中菲关系的焦点话题。马科斯主张在南海问题上“不挑战、激怒中国”,尽可能寻求与中国在南海油气、渔业等事宜上开展合作,推动更多民生项目落地。
“马科斯认为海洋问题不是中菲关系的全部,不能把‘南海仲裁案’结果作为开展对话的前提条件。他早在上任之初就承诺过,希望在其任内‘将菲中关系推向更高水平’。”钱峰分析称。
日前,菲律宾外交部长助理英佩里亚尔宣布,马科斯访华期间,菲中两国外交部将建立一条直接沟通渠道,以避免“误判和沟通不畅”。
展望未来,钱峰认为中菲合作有望以农业、基建、能源和人文为“四轮驱动”,呈现总体向好的健康发展态势。
“但也应看到,菲律宾对美国具有至关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也是拜登政府着力推进‘印太战略’的重要国家。马科斯当选后,美进一步加大了对菲的诱拉和施压力度。菲国内仍有数量众多、实力雄厚的‘亲美派’。”钱峰预测,“马科斯将会继续追求与中国的密切关系,但也会维持与传统安全盟友美国之间更加平衡的外交政策。”
总监制: 吕 鸿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 苏睿 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