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对老百姓来说,买房炒股做生意似乎都不如把现金握在手里更踏实。但河南的白女士却发现,自己一家老小存在银行的钱取不出来了。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今年4月18日起,多家村镇银行陆续关闭了线上业务。银行发布公告,称是系统维护。不少网友都表示,自己大半辈子的辛苦钱都在里面了,这下都没法活了。
令人惊讶的是,无法取款的并非只有河南本地人,还有很多用户是通过度小满、京东金融、天星金融(原小米金融)等等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在银行购买了理财产品,其中不乏高学历人士。网友对此事纷纷表示,“这是发生在2022年法治社会的新闻吗,太让人恐慌了吧。”“金融APP靠不住,现在银行居然也暴雷了,中国还有什么机构是信得过的呢?”
小银行为何不靠谱?
据白女士介绍,这些村镇银行在邀请白女士存款时,承诺高于四大行的利息,吸引了一大批当地居民进行储蓄。利息高,门口也写着“银行”的字样,谁能预料到碰到这种事?这些无辜的百姓,无可指摘,不过是为了多赚点利息罢了。
但对于小银行来说,这些普通百姓的存款是他们的生命线,也是一些业务的基础和来源,因此用诱惑的高利率来吸引市场,成了抢客户、增长利润的主要手段。同时,这些银行还和许多互联网平台合作,也就是曾经风靡一时的“互联网存款”。借着互联网东风,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存款集中到了村镇银行,一时间成功逆袭,华丽转身。
但其中潜藏的风险也是非常巨大的,这些银行体量较小,对于突然涌入的资金不能够很好地进行管理,很容易导致资金池不稳定,影响储蓄客户的利益。因此,2021年1月,国家出台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通知》,其中规定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不能再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
而这次银行出问题,很可能就是为了增加揽储量,村镇银行铤而走险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了储户存款的接收。有警方消息称,初步发现相关银行和河南新财富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后者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目前已处于立案侦查阶段。调查后,一家名叫河南新财富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企业也浮出水面。据一份储户和接警人员的通话录音显示,新财富集团与涉事银行存在合作关系,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当地银行系统的一位内部人员表示,现在已经基本确定,新财富集团涉嫌非法集资及网络诈骗,且金额巨大。目前银行关闭提现入口,是因为无法鉴别非法资金与合法资金,所以采取了应急措施。
百姓的钱能要回来吗?
看了新闻后,不少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担忧,如果自己的存款被定性为非吸资金,那么还能要回来吗?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案件,一般由公安机关在侦查中进行追赃,如果钱财没有被犯罪嫌疑人挥霍,顺利追回赃款,可将赃款按债权比例发还给所有被害人。但如果公安机关没有追回赃款的,被害人即使自行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归还存款也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