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退休人员而言,2022年养老金会上调。根据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这意味着,退休职工养老金将迎来“18连涨”,城乡居民养老金也将有所提高。但是什么时候上涨?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要求,由人社部和财政部牵头,6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

目前各地还没有落实,往年发布及时的上海日前发布了相关通知,将结合实际抓紧组织实施,这也说明了养老金上涨快了!所以,人人保小编认为不管什么时候涨,涨多少,对于我们大众来说,还是别着急安心等着各地上涨相关政策落地吧。
养老金上涨,怎么涨?哪类人涨的多?养老金调整原则:
我国养老金的计发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养老金的调整同样与这个原则进行挂钩。
从养老金17连涨的情况来看,今年养老金上涨大概率依旧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的方式。
定额调整有点吃大锅饭的意味,只要是养老金参与调整的退休人员,无论养老金高低,社保缴费多少年,按照地区标准,统一上调一定的金额。比如每个退休人员定额50元或者60元等。
挂钩调整同养老金的缴纳因素相联系,比如缴费年限、缴纳总额,体现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缴费年限越长,缴纳总额越多,上涨的就越多。
适当倾斜是对特殊退休群体的适当照顾,让他们能多领一点养老金,比如曾经在艰苦地区工作的人员,超过一定年龄的高龄退休人员等。

总体来看,4类人会上涨得比较多:
第一类人,缴费年限长的人。
养老金的挂钩调整体现的就是缴费年限长的人,上涨会比较多,并且缴费越长,上涨的幅度就越高。比如某省市,15年缴费年限,社保每缴费满1年,上涨1元,16到20年,上涨1.5元,20到25年,上涨2元等。
第二类人,养老金低的人。
在养老金的调整方案中,定额调整起到平衡作用,虽然养老金上涨有高也有低,但是因为有定额调整的因素,不至于让不同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上涨差距过大。
第三类人,高龄老人。
究竟是什么是高龄?不同省市有不同的标准,有的省市是65岁就有照顾,有的省市是70岁才算是高龄老人,而有的省市,80岁才算是高龄老人,这些高龄老人,在正常调整的基础上,往往会加发一笔钱,这就是倾斜调整。
第四类人,偏远艰苦地区退休人员。
这主要针对的是退休人员在职时,曾经在艰苦偏远地区工作过,对于这部分退休人员给予适当的养老金照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