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产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对接,2021年3月,人社部下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深入实施“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扩大职业培训规模,开展青年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技能研修培训、以工代训,增加新兴产业、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岗位培训。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葛玉好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加密线上线下招聘,丰富行业专业、直播带岗等特色招聘,无疑提升了招聘精准度。”
高校毕业生迎来新峰值带来的压力,终将随着一项项就业政策的出台、落地而得到有效化解,人对人、点对点的服务,终将把宝贵的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到合适的岗位。
稳定脱贫人口 助力乡村振兴
6月2日,国家乡村振兴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召开全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推进视频会议。会议肯定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把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密切配合、积极作为,优化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合力推动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人社部门要加快摸底排查,动态掌握就业人员、失业人员、返乡人员、有意愿外出人员清单。要加快组织输出,加强岗位收集、信息对接。要加快稳岗支持,强化政策稳岗、权益维护和失业帮扶。要加快返乡承接,做好承接准备、渠道拓展和兜底安置。要加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省内协作机制作用,在劳务输出、岗位开发和服务提升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2022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做好2022年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加强劳务协作对接,丰富拓展人员输出、技能培训、权益保障、产业援建等协作内容,中西部省份建立脱贫人口底数、就业意向、就业需求、培训需求等清单,加强劳务输出管理服务。东部省份落实输入地稳岗责任,建立岗位需求清单,努力将脱贫人口稳在企业,稳在岗位。
政策落地确保了摘帽不摘帮扶。在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期间,江苏省有关地市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持续为青海省的农牧区劳动力、已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搭建劳务对接平台,促进劳动者转移就业,帮助在苏就业的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
内蒙古在实施政策中效果明显。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内蒙古共有18.8万名脱贫人口实现务工就业。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震认为,脱贫地区发展可以充分利用政策激励,多渠道促进脱贫人口走向小康。(李小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