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中国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2021年我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26.13万台,同比增速超过53%,全球销量占比超过50%。另据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2021年全年实现工业机器人产量36.60万台,同比增长44.9%。
受益于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势头强劲、前景广阔。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转型升级浪潮中,如何扭转亏损局面、谋求新的增长已成为摆在新松机器人面前的重要考验。截止到6月23日收盘,该公司股票报收9.80元/股,总市值为151.92亿元。
谋求增长:加码半导体装备业务
毋庸置疑,新松机器人发展20多年里取得了众多突破性的研发和产业化成果,其中不乏突破国际垄断的创新成果,已成长为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巨擘。在2021年财报公告中,新松机器人方面表示,把握国家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发展的战略机遇,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做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业务,做大半导体装备业务与工业软件业务。
其中,在新松机器人方面看来,“半导体装备是具备较大发展潜力的业务板块”,已立项数个相关项目,“打造半导体装备新兴业务增长点”。
从2021年财报来看,新松机器人公司的主营产品包括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及系统集成、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装备、交通自动化系统、半导体装备等五大类。前三大板块在总营收中的贡献占比分别为38%、30%、22%;而交通自动化系统、半导体装备的收入大约各占5%。去年,半导体装备业务的营收为1.64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84%,这一增长速度在五大类产品营收中位居第二位。
CHIP全球测试中心中国实验室主任罗国昭向记者指出,半导体生产是一个非常长的工序链条,新松机器人提供的相关产品或者参与的环节,与业界常提的半导体设备有所区别,它主要是半导体生产制造的“物环节”,像照相、刻蚀、切割、封装等都会应用到机械臂,相比于通用型的机械臂,半导体生产中使用的机械臂对控制精密度和耐用性的要求更高。
新松机器人在公告中介绍,该公司是国内首家洁净(真空)机器人供应商,主要提供的是洁净机器人系列产品、设备前端模块(一般简称“EFEM”)等。EFEM是指高洁净环境下,将单片晶圆通过机密机械手传输至工艺、检测模块的晶圆前端传输系统,是所有半导体制程及检测设备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组成部分。新松机器人曾在“十一五”期间完成了真空机械臂重大攻关项目,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际垄断。目前,新松机器人半导体业务主要包括服务于半导体工艺设备厂商的真空机械手,服务于半导体FAB厂和面板工厂的集束型设备和半导体物料搬运系统。
芯谋咨询研究总监王笑龙表示,新松机器人在这一领域占据领导性地位,不过跟国际上老牌竞争对手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罗国昭也指出,工业机器人的领域细分非常多,“小巨人”也非常多,从半导体制造来说,市场格局较为稳定,因为质量事故成本非常高,因此品牌效应较强,市场格局较稳定。在国际上,新松机器人在这一领域主要面对美国的Azenta(即由布鲁克斯自动化公司于2021年底改名而来),日本的RORZE、大福等的竞争。与新松机器人偏低的毛利率相比,Azenta近年来的销售毛利率在48%左右。
不难看出,新松机器人在半导体装备领域不断加码发力,成立独立公司除了财务运作的考虑之外,或许也出于谋求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考量。新松机器人方面表示,随着“十四五”规划的进一步推进落实,国家持续对国内半导体产业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目前全球芯片面临短缺的风险,上游原材料供应不足,国际设备制造商保持较高技术壁垒,同时在5G、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下游需求却大幅增长,行业前景广阔,目前国产半导体设备自给率不足,国产化进程速度有待提升。这些因素将给国内半导体设备产业的发展带来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