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为了寻找更多的优质客户,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大了与第三方平台机构的合作力度。一位互联网平台人士透露,今年来找其合作引流的银行越来越多,一些此前很少合作的国有银行、大股份行的信贷部门今年也开始频繁合作。
“现在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意愿是过去几年中最高的。”上述互联网平台人士表示,相对于银行自有的客户,互联网平台上的小微客户更加微小,是大型银行原有数据很难触碰到的“长尾”客户群。
6月信贷或保持多增 信贷结构已现积极变化
由于消费信贷及部分小微企业贷款的期限相对较短,银行今年以来加大这部分信贷投放力度,虽然有利于新增信贷规模的增长,但信贷结构出现不均衡的问题。相较于短期信贷而言,长期贷款的规模是市场投资情况的体现。
央行数据显示,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但中长期信贷的增长仍有待提高。其中,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1047亿元,同比少增3379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中长期贷款增加5551亿元,同比少增977亿元。而4月份作为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个人住房贷款首次出现负增长。
“6月份信贷投放无论是总量还是结构,都较4月和5月份出现了积极变化,且与去年同期的差距在不断缩小。”王一峰表示,根据光大证券监测的数据显示,6月份以来,随着重大基建项目的加快落地,目前对公贷款景气度已有所改善,新发放对公贷款力度和节奏明显加快,上半月新增对公贷款规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锋表示,当前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加杠杆为正相关,根据测算,房地产市场供给端的修复是当前中长期贷款的企稳是重要信号。而在5月20日LPR利率下调后,商品房月均成交面积已开始回暖。“若无其他外生变量冲击,预计销售底部基本确认。”
亦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尽管房地产成交面积有所回暖,但总体仍显疲态。若未来房地产复苏效果欠佳,预计未来仍将有更多的支持政策出炉。
此外,市场对6月份银行信贷新增的规模总体保持乐观看法。王一峰预测,随着新发放对公贷款和零售非按揭贷款投放的进一步加速,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或将持续走高,实现“同比多增”较为可期。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家明明亦认为,随着份各地方疫情得到逐步地控制,及金融支持政策的进一步发力,预计6月份的融资数据仍会保持较高增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陈莉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