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近日在第五届中国数字建设峰会上指出,要充分发挥数字人民币上下游产业的集聚效应,催生一批新模式新业态,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不断扩容的同时,数字人民币正在形成产业“生态圈”,并以市场化的手段探索未来数字人民币产业创新。在上述会议上,“数字人民币产业联盟”宣布成立,新大陆、华为、兴业银行、福州大学等37家各类机构就此结成联盟。
有业内人士认为,产业链多家机构“抱团”发展,说明相关行业对于数字人民币未来发展看好。数字人民币是构建数字世界的要素之一,亦是产业机制创新的动力之一。不过,由于目前数字人民币仍处于测试阶段,其背后商业模式等问题仍不够清晰,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福州近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数字建设峰会上,一位观众正在了解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的形式。。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姜樊 摄
【探索】
随着场景增加,系统升级改造仍有空间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自2019年至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数字人民币的创新及研发过程中。金融基础设施服务、电商平台、硬件设备生产、支付等多个领域的相关企业均已对数字人民币有所布局,覆盖了数字人民币从生产、发行、流通、应用到回笼的运行全流程。
受理数字人民币的终端升级改造,是市场机构最直接参与数字人民币建设的领域之一,这为数字人民币构建起了受理环境。
新大陆北京亚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立松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该公司正在为各类银行进行数字人民币的系统升级改造;同时也在为各类商户升级POS机(销售终端)等支付设备及交易系统,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
“基础的系统改造确实会有发展的 ‘天花板’,但目前来看需要改造的基础设施体量不小。”黄立松表示,除了10家运营机构以外,还有不少中小型商业银行作为参与方亦有升级改造的需求。同时,在场景方面亦可研发如数字人民币在公共交通、高速公路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停车场缴费等各种领域的应用,预计随着各类场景的增加和数字人民币的普及,系统升级改造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由于数字人民币可搭载智能合约的特性,近年来不少机构在这一领域已有探索。如华为研发了数币云端一体智能合约,可以实现“合约一次编译,端云皆可运行”的效果。不少搭载智能合约的场景亦陆续落地,如深圳建行首推数字人民币“预付卡”平台,即是搭载了智能合约技术。
“目前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合约探索主要是机构之间各自探索的结果,而数字人民币未来还需要权威部门构建统一的智能合约平台。”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通过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接口,可以让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合约的运行更加安全流畅,相关智能合约也将打破机构之间的限制,更具兼容性,这将有利于数字人民币更多应用的创新、推广和落地。
福州近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数字建设峰会上,工作人员正在引导观众使用数字人民币购买咖啡。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姜樊 摄
【共赢】
如何率先“跑出”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尽管社会各界已在多个领域进行探索,但市场普遍认为,目前从产业链上来看,数字人民币目前仍未探索出一套可行且成熟的商业模式。
“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不向客户收取数字人民币兑出和兑回服务费,因此银行亦会跟产业领域的合作伙伴表明,不得跟商户、个人用户收取费用。”一位数字人民币产业链相关人士直言,如何找出一个共赢的业务模式或者商业模式,是目前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新大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晶认为,当前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可以给市场带来天然产业升级的机会,并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上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百姓。但这要寻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与核心赛道,而目前业内对此仍在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