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在毕业之后,刘永言一定可以进入到一个重点大学里进行深造,将来的前途无可限量。
然而,到了毕业的时候正好赶上了特殊时期,国家暂停了高考,这让刘永言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只能被分配到成都电机厂里打工。
而他的几个兄弟,也在大哥的带头之下,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在学校里都取得过不错的名次。

刘家四兄弟
虽然暂时没有得到上大学的机会,但是几个兄弟并没有因此颓丧或者是懈怠下来。
他们将工作和生活当做是磨练自己的工具,在白天的时候,大家努力工作,到了晚上,仍然是挑灯夜战地去读书学习。
比如最小的兄弟刘永好,在初中毕业之后前往山区里当“知青”,虽然没有上高中,但是他却利用劳动的空闲时间,将高中三年的知识点全部掌握,这一过程仅仅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而排行老二的刘永行,则在高二时期辍学出来卖收音机,由于经常跟哥哥学习电机知识,所以他还在收音机上发明安装了能让声音更加清晰的电线,这也让他得到了全县的知识创新大奖。
至于过继给别人家的陈育新,也依然与兄弟几个保持着频繁的联系。

刘家四兄弟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之后,兄弟几个一同参加了高考,结果一举中第。
当时大哥刘永言早已经被保送到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也就是现在的电子科技大学。
而其他三个兄弟也都在这一年,分别考上了工程学院、四川农学院和师范学校。
在那个年代,寻常人家能够出一个大学生就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可老刘家却是“一门四杰”,这让老两口开心地成宿都睡不着觉。
不过,这个时候一家人还不知道的是,真正改变命运的时刻,马上就要到来了。
借助改革开放投身商场
在考上大学以后,本就头脑聪明的四兄弟,在大学的校园里更加是如鱼得水,吸收到了以前无法从书本上得来的高深的知识。
80年代初,四兄弟从校园之中走出来,重新踏上了社会。
由于都是高学历人才,所以兄弟几个都被分配到了国企或者是事业单位当中。
其中,老二刘永行进入到了教育局,而老三陈育新进入到了农业局,老大刘永言这个时候已经是电子厂里面的车间主任了,最小的刘永好则回到县城里面在中学里教书。
四兄弟的工作看起来都是十分稳妥而且有着光明前途的,换做一般人,一定是心满意足地一直干下去。

刘家四兄弟
可是,“金麟又岂是池中物”,在兄弟几人的心中,依然藏着翻身跨越阶级、改变命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