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3家世界500强企业,山东钢铁、山东能源都是重化工业。
西安的2家世界500强企业,陕西煤业、陕西延长石油,均为能源企业。
石家庄的2家,河北钢铁、敬业集团均为重化工业。
山西的3家世界500强企业,均属于煤炭及其上下游产业。
所以,这些城市要想打造出高新制造业或民营经济领域的500强,还需要时间。
04
靠什么做大世界500强?
这背后,央企总部外迁、国有企业改革、行业大洗牌成了主要影响因素。
过去一年,全国有多家央企总部外迁,雄安新区、上海、深圳、武汉等成为受益者。
其中,上海拿下了中国船舶,深圳拿下了中国电子集团,两大企业均为世界500强企业。(参阅《央企总部搬迁,谁是最大受益城市?》)
与央企总部外迁相比,国企改革成了做大世界500强企业的主要助推力量。
国企改革,一方面在于巨头合并,打造“巨无霸”企业。
合并之后,不仅规模得到扩张,在全球行业内都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其中的代表为中化控股,由中国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在2021年联合重组而成,合并之后的新企业世界排名直接跃升到31位。
另一方面在于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规模扩张,将优质资产全部放在一个篮子上,自然容易触及世界500强的门槛。
一般而言,这些国有投资平台,通过战略重组、划拨资产等方式,迅速做大体量。
深投控最为典型。这是深圳10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唯一的地方国企,其全资、控股并表企业39家。
成都今年新晋的2家世界500强企业基本也属此类。
蜀道投资集团是去年由四川省交投集团、四川省铁投集团进行战略重组后新设合并组建的企业,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是成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国际化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
事实上,助力南宁、昆明实现零突破的也是这种方式:
南宁上榜企业为广西投资集团,昆明上榜企业为云南投资控股集团。
至于行业大洗牌带来的变迁,一直存在,并且未来还会持续变动。
房地产由于触及天花板,未来上榜企业还会持续减少,而与之高度相关的建筑工程企业也会受到冲击。
传统能源企业,受到行业大周期及国际形势影响。
未来,随着疫情消退、通胀退潮乃至全球衰退预期强化,这些企业也会面临大洗牌,世界500强数量自然难以维持如此的狂欢局面。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