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美对国际芯片规则的修改,不仅给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还让很多相关企业承受了巨大的风险,如各大芯片代工厂如我国的台积电、中芯国际、荷兰的ASML等企业,都被迫面临这巨大的巨大的挑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美国的强硬态度,作为全球芯片代工一哥的台积电选择了美国的高端市场,而技术相对落后的中芯国际则选择了有巨大市场和提升空间的中国市场。
![](http://imgq8.q578.com/ef/0821/11097289bce0ca11.jpg)
经分析台积电选择美国市场的利弊有以下几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看法)
有利的一面:
首先,台积电作为全球芯片领域的代工一哥,其先进的代工工艺首选的供应方就是美国企业,如其九月份量产的3nm芯片,将会被苹果公司拿下,由此可见台积电对美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其次,台积电在美国修改相应芯片规则之后,由于其技术核心受美国限制,也不得不押注美国市场作为其主要的服务对象。
最后,就目前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发表讲话中透露数据显示大陆市场仅占其业务的10%左右。远不及美国市场所带来的丰厚回报。
![](http://imgq8.q578.com/ef/0821/a8ca0cd2d23900fe.jpg)
正所谓有利有弊,以下是作者所看到的弊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首先,当一个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进入到瓶颈期,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一种自然现象,例如:说芯片的研发从早期的28nm,到14nm,再到5nm和3nm已经无限接近摩尔定律的前提下,其提升的空间已经微乎其微了。
其次,美国在其芯片宪法落地之后,以补贴的名义要求其到美建厂,但是在花费了120亿美元的投资之后,所拿到的补贴与美国本土企业相比零头都不够,有要求台积电交出客户数据的前车之鉴,那么难道不会出现在美建厂后被逐步蚕食的局面么?由此来看,不难想象等待台积电的结局会是怎么样的。
最后,台积电认为其在大陆市场的业务只有10%,但是这是错误的,因为就逻辑来看,美国的芯片主要出口到中国大陆,而美国的主要代工企业就是台积电,如此直接来看到的,其实美只是一个中间商的作用,所以所谓的10%只是表面数据罢了,是不具有参考价值的。注:以上是在不考虑在美生产成本的前提下(成本包括原材料的运输、成品的运输、人力、物力等)
![](http://imgq8.q578.com/ef/0821/01bb5e9acbf6e9ff.jpg)
而相对的,中芯国际站队中国市场,无疑是一个长期战略的选择,有可能会是其超越台积电的一个重要拐点。
![](http://imgq8.q578.com/ef/0821/276487fb1b478a24.jpg)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