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看到一个非常无聊的题目:农民养老金统一上调,低于500元涨300元,高于500元不涨,可行吗?
类似于这种无聊的题目和文章还有不少,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 ,在这里就不点破了。
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低,这是人所共知的,目前领取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居民超过1.6亿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
2021年年末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479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4万人。其中,实际领取待遇人数16213万人。
2021年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339亿元,基金支出3715亿元。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1396亿元。
2022年全国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98元,就这还是2022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标准,在此之前还是每人每月93元的标准。
居民养老保险有几个薄弱点:
第一是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太低,绝大多数城市基本上在一两百元之间,比如说济南为160元、青岛为200元、广州为237元、长沙为238元,300元至600元之间的城市又集中于富庶的江浙一带,尤其是江苏,400元及以上的城市就有好几个,比如说常州为400元、江阴为458元、南京为530元、无锡为585元、苏州为630元等。
第二是个人缴费标准普遍不高,绝大多数城市年缴费在2000元至6000元之间,。并且政府补贴的比例较低。能达到10%这个比例的城市寥寥无几。
许多参保人员特别是在农村,不少参保人员基本上都选择年缴费1000元以下的档次,连续缴费十五年,个人账户储存额也就15000元,与此相对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就只有108元,再加上还不到200元的基础养老金,比如说广东的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为190元,就这还是从2022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标准,这样一算,养老金满打满算也就300元左右。
第三是调整养老金带有典型的象征性,缺乏应有的实质性。每年调整基础养老金的时候,每月增加的养老金在5元至30元之间,基本上不会超过20元,能达到50元的那绝对是凤毛麟角了。就算是每月10元或15元的调整,也并不是每个省市都能做到的,实际上每月增加的养老金不是5元,就是8元。
第四是缺乏激励机制,缴费标准高的与缴费标准低的,在调整基础养老金的时候没有任何差别,增加的基础养老金都是一样的,体现不出多缴多得的原则,当初年缴费500元和5000元的缴费档次,在调整基础养老金的时候,并不与当初的缴费标准挂钩,在这一点上与调整职工养老金正好相反,当初的缴费标准越高,增加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养老金统一上调,就是一个伪命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低于500元涨300元,高于500元不涨,更是让人贻笑大方。
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调整,每个省市都不一定每年能做到,广东2021年就没有调整基础养老金(就连广州、深圳也没有调整基础养老金)、天津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都没有调整基础养老金,这就是最为现实的一面。
每个省市每年都进行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调整,都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每月增加30元更是难于上青天,更不用说什么统一涨300元了,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原创:周凤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