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中国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为台商台企带来了巨大机遇、创造了良好环境,越来越多的台商台企来到大陆投资兴业。与台湾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重庆,便是台商台企投资大陆西部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近日,在“大陆台企这十年”主题采访中,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市委台办获悉,近年来,随着重庆对外开放、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市与台湾的经贸交流合作不断加强,在渝台资企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助推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22年6月底,我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2002家,累计合同台资304.15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台资79.58亿美元。其中,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达221家。
具体来看,目前在渝台资企业发展主要呈现出四大特点:
一是聚力笔电,助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以台资企业为主,形成的笔电产业链条把重庆打造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笔电生产基地和笔电产业集群。广达、英业达、富士康、仁宝、旭硕、纬创六大笔电企业整体落户我市10余年,发展良好,均成为我市智能终端产业骨干企业,为我市工业经济增长和出口增长发挥了支撑作用。
数据显示,2021年,重庆笔记本电脑出口值2000.9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同期重庆出口总值的47.8%,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2021年全市笔记本电脑产量0.94亿台,同比增长19.1%,连续8年蝉联全球第一;实现产值(含配套)3392.3亿元,同比增长11.6%。广达电脑重庆基地表现尤为突出,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厂商,2021年全年产值达到1400亿元,成为我市唯一一家产值千亿级电子制造业企业,充分体现了我市笔电产业面对市场的强大竞争力。同时,我市笔电产品还为中欧班列及航空货运提供了重要货源。
二是产业集聚,合作领域逐步扩展。近年来,渝台经济合作不断向多领域扩展。从行业领域看,从传统的机械、汽摩等行业逐步扩大到电子信息产业、金融业、高端商业等领域;从合作层次上看,从一般的产业合作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拓展,从生产领域向研发领域拓展,从单一的生产环节向完整的产业链拓展。
三是拓展合作,两地融合度逐步提高。自2006年以来,针对台资企业爱抱团发展的特点,我市在台商相对集聚的有关区县园区先后建立了西永台资信息产业园、北碚台湾农民创业园、渝北台商工业园、永川台商工业园、璧山台商工业园、铜梁台商工业园和大渡口台湾中小企业产业园等7个涉台园区,准入的优质台资企业均可享受企业所得税15%的特惠政策,为广大台商精心打造了投资平台。在2009年以前,台资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占80%以上;自2010年以来至今,江津、永川、铜梁、璧山等地表现抢眼,成为了台资的重要集聚地。
四是贸易加速,两地依存度显著提高。数据显示,2010年,重庆与台湾贸易总额仅为11.26亿元,其中重庆对台湾出口5.3亿元,从台湾进口5.96亿元。到2021年,重庆与台湾贸易额达到646.9亿元,同比增长25.9%;其中,重庆对台湾出口102.7亿元,同比增长8.7%,自台湾进口为544.2亿元,同比增长29.8%。
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6月,重庆与台湾贸易额为350.8亿元人民币,在疫情影响和两岸严峻复杂形势下,仍同比增长7%;其中,出口65.3亿元,同比增长47.5%;进口285.5亿元,同比增长0.7%。“目前,台湾地区是我市第六大贸易伙伴。充分体现了渝台经贸的深度融合。”重庆市委台办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