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火了以后,长江文艺出版社楞是从河南文艺出版社手里把版权抢走。具体细节我不太清楚,但是,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努力可见一斑。
抢来抢去,或许,那种抢作者的热闹劲头恰恰说明了当时是出版业的一种好时代。
当然,周百义社长应该也退休了。
当然,出版社就是这样。
无论谁当社长,书总是要出,大家的工资还是发得起的。
当然,到了上市公司这个级别,谁当董事长就更无所谓了。
因为上市公司的业绩,基本上跟董事长关系不大,因为出版社是铁打的编辑、流水的董事长。
04
回到开始说的“现在是出版业最坏的年代”。
真的坏吗?
资深出版社的编辑们聚在一起,总说现在没有好书。
但是,其实新书几十万种照样出。
君不见,民营的出版公司已经上市好几家。
所以,从来没有什么好时代坏时代,好或者坏,只看个人。
至于出版这个行业,10年前,就好像很没落了,但是,还是有人靠着出版成了亿万富翁。
10年以后,书籍大概率不会消失。
图书出版业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们,将是80后、90后、甚至00后的面孔接棒。
书,是人类文明传承的好东西!
美国最长寿的投资人罗伊·纽伯格年前的时候因为读了一本《梵高传》的书,有感于艺术家的作品在活着的时候没有机会得到赏识,决心赚大钱支持艺术家,结果成就了自己作为投资人的辉煌一生,成为“美国共同基金之父”、“合股基金的开路先锋”,因为赚到了钱,也成就了自己的艺术品收藏的爱好和梦想。
多年前,出版业曾经流传过一个故事。
据说贝塔斯曼的老板到中信集团拜会高层,当时有中信的高层领导说,这书能赚什么钱?
据说,贝塔斯曼的高管当时站起来,从那领导旁边的书架上拿下一本书,说,这本书,是贝塔斯曼一百年前出版的,已经卖了100年,还将卖更多的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