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没有之一。上海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但网络上频繁地传出一个声音,“第二个上海”已经出现,它就是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
成都是中国的西部核心城市,与重庆一起成为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点。成都更是一座闻名全国的旅游城市,曾几何时,一首《成都》更是吸引了广大的国内游客纷纷到访成都。到底为什么会有人称成都是“第二个上海”呢?
一、 第二个上海?
2021年,成都实现GDP总量为19916.98亿,即将迈入2万亿GDP的大关。近十年来,成都的经济增速要显著超过全国水平,这座城市的发展动能前所未有的强大。
从交通上来看,成都拥有12条地铁线路,轨道交通的运营总里程达到了558公里,排名全国第4。成都还成为了国际交通枢纽,双流机场开通的国际航班数量达到了131条。成都的创新能力也越发的强大,一共拥有21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7821家高新技术企业,仅2021年,新增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数量就达到了11家。
越来越繁荣的成都正在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2010-2021年,成都的人口净流入量达到了惊人的714万人。2021年,成都应届毕业生人才流入占比达到了4.7%,在全国范围内排名第2。
不仅如此,成都还吸引着更多实力强大的科技企业入驻。腾讯早在2011年就开始启动成都腾讯大厦的建设,至2020年,腾讯在成都共拥有员工5300人,著名的《王者荣耀》就诞生在这里。2015年,物联网巨头京东方更是直接斥资220亿在成都建立了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众多巨头的入驻似乎更加证明了成都的“第二个上海”身份。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二、 无法替代的上海
评价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指标有很多,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主要从外贸和金融两个角度来对上海和成都进行比较。由此就可以得出结论,到底成都对上海的替代性强不强。
先来看外贸,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长三角地区“前店后厂”的模式就已经开始出现,上海成为了整个长三角对外贸易的口岸。直到今天,上海的外贸能力仍然无可比拟,每年创造的外贸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了10%左右,上海港更是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港口。
成都2021年的外贸总额为8222亿元,占我国同期外贸总额的比重只有2.1%。并且,成都不靠海,不具备海运优势。在外贸地位上要逊色上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