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华商韬略 那日苏
上千亿的槟榔产业,终于迎来了崩塌。
近日,多地相继宣布禁售食用槟榔的消息,成为了全网关注的热点。
今年5月,贵州省习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最先发布通知,表示:“请广大(槟榔产品)经营户自觉下架处理。”打响了槟榔禁售第一枪。
从9月7日开始,四川省的凉山会东县、南充南部县、成都新津区、南充营山县等地相继出台规定,要求食品经营者要及时下架,并不得销售食品包装和标签标识的槟榔及槟榔制品。
随后,这股从四川刮起的槟榔禁售风暴开始向全国蔓延。浙江义乌、江西南昌也纷纷下架当地全部的槟榔产品。
让上千万人成瘾的槟榔产业,会不会就此走向末路呢?
槟榔产业的规模有多大,可能大多数的人都没有概念。
根据《中国市场监管报》此前发布的信息,2018年中国槟榔产业的产值为781亿元。2020年,仅湖南省的槟榔产业规模,就超过400亿,并以年均30%的速度飞快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槟榔是热带产物,而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湖南本身不产槟榔。
槟榔原产自马来西亚,现在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等地,我国海南省也有种植。

但在湖南,却有着中国最大的槟榔加工产业和消费人群。
根据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目前中国槟榔食品生产企业主要位于湖南省的湘潭、益阳、长沙三市,带动相关产业超过500亿元。
仅湘潭市,与槟榔有关产业年收入就高达80亿,而贡献的税收也突破了亿元大关。
根据最新信息,全国从事槟榔加工、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约有27000家。许多关于槟榔的争议,也围绕着这些企业和品牌而起。
目前槟榔品牌当中,口味王、张新发、和成天下、宾之郎、湘左记等企业,已形成头部效应,占据大部分加工槟榔的市场份额。
这些头部企业不仅有完备的产业链,高额的利润也让他们有着足够的资本。可以铺天盖地地扩张和投放广告,让“槟榔配烟,法力无边”这样的俏皮广告语,在湖南省乃至全国各地流传。
让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槟榔日常食品进入到生活当中。

湖南某龙头槟榔企业总裁曾说:“下一个十年要发展成为千亿级企业”,可见其对槟榔产业不断增长的信心。
这样的自信来自哪里呢?
当然是来自槟榔产品本身最重要的特性——成瘾性。
槟榔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包括在其他植物中罕有的槟榔碱和槟榔次碱,在人的口腔中嚼食5分钟之后可以透过粘膜被吸收,让人体产生发热、轻微出汗、愉快感和抗饥饿的反应,还会刺激大脑,产生愉悦的感觉。
2021年,由于槟榔对人体具有致幻作用,土耳其将其列为毒品,多名中国公民因携带槟榔入境而被捕。
槟榔对人体的负面作用还不止如此。
研究表明,长期食用槟榔的人群,比一般人患口腔癌的概率要高出25倍。
从2006到2016的十年间,因为槟榔导致的口腔癌数量翻了20倍。
因为槟榔的种种危害,早在去年9月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就出台规定,禁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槟榔和槟榔制品。
当时正有一家槟榔品牌正在一档热门综艺投放广告,规定出台后人们发现,该综艺节目所有有关画面均被打上了马赛克。
如今,各地政府纷纷对槟榔产品重拳出击,这个近十年来飞速发展的千亿级产业,也迎来了黄昏。